“戴建兵:弘扬革命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不仅站起了中国人民,还创造了灿烂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苦难的光辉历史中形成的,凝聚了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意志,传承中华优秀以前传下来的文化,向下启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巩固和增强文化信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第一,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自信是指进行自我评价时出现的积极态度,多依赖于人的精神状态。 文化自信是指文化赋予个人和组织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往往来源于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革命植根于中华优秀以前传下来的文化,兴起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承担着自始至终唤醒民众、激发斗志的历史使命。 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无数共产党人勇于承担责任、忠诚团结、不畏艰险、勇于战胜的精神力量和高尚情操,汇聚在一起,成为革命文化的突出精神特性
(/S2 ) )一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打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无数革命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亲自肩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面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势力的剥削,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自觉承担起指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我们党团结人民在农村包围城市,找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浴血奋战二十八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几千年从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S2 ) )二是甘愿献身、舍生取义、勇敢牺牲的精神。 革命时代许多共产党员放弃安逸的生活,走上革命的道路,随时准备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 夏明翰、吉鸿昌、刘胡兰等烈士的革命豪情和牺牲精神,不仅唤醒了许多人,而且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 在血汗和烈火的武装斗争中献身革命事业的烈士,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战士、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成为激励革命战士英勇斗争的典范。
(/S2 ) )第三,忠诚团结、友爱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无论是面对来自外部的强敌侵略,还是抵抗国内的压迫剥削,所有革命者都知道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对内个体服从组织,对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共同的敌人。 在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中,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心,对革命同志和各种革命力量的团结,同志之间的友爱互助,成为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重要精神动力。
(/S2 ) )四、不畏困难、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每走一步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革命前辈们相信革命一定能成功,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为了取得胜利,他们甘于艰苦奋斗,英勇战斗,其革命理想比天高,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成为排除万难,接连取得胜利的无限精神力量。
二
第二,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领导的民革新形成了许多革命文化论,为提高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这些书籍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汇集了中国革命斗争的高度智慧和成功经验,形成了科学的革命文化理论。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学习马列主义后,中国人从精神上被动转变为主动。 从这个时候开始,近代世界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十月革命的枪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相继发表《老百姓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案,陈望道、李达等的翻译介绍《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解说》等作品,积极推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看,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合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提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解体”、“星星之火, 写下了“能燎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术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联合政府”等光辉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些理论从实践中得到了反过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文化理论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宝典,也是革命事业和人生旅程的指路明灯。 例如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术问题》和《论持久战》两部作品,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双方的基本优势,明确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术地位和战术战略,大致论述了持久战的总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思想。 这两部作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战争的战术思想水平,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应对革命文艺快速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说》分析了文艺工作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关系,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为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文案与形式的统一问题、赞美与揭露的问题等,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围绕着革命斗争的英勇事迹,进一步丰富了革命文化的形式和文案,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艺作品以鲜明的艺术方法生动地塑造和反映了革命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等文案,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小说《红旗谱》、《红岩》、大型歌舞《东方红》、电影《南征北战》、《英雄子女》等。 近年来,《长征》《太行山》等影视作品形象地再现了革命斗争的情节和场面,使人们了解了革命前辈的奋斗历史,体会和感受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力量。
三
第三,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持。 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文化结晶,有充分的实践基础。 革命文化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受到实践的检验,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鸦片战争后,封建文人推动的改良维新,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不能改变中国的贫困和落后状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没有照搬西方的样式,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根据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说明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它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文化的自信力。
从历史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革命文化都推动了中国人的奋勇向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奇迹,近代以来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富足、坚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血与火的残酷斗争中,革命文化激励了中国共产党的英勇奋斗,千千万万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90年来,中国走过的历史、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血、汗、泪写下的,充满了苦难和光辉、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在中华民族的飞速发展史上是不可忘记和不可否认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不是轻轻敲锣鼓就能实现的。 我们要铭记革命先辈的遗志,继承革命先辈开创的革命文化,为迅速发展、实现伟大的理想,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从个人成长和事业快速发展来看,无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在自我奋斗中获得前进的动力,革命文化都能提供现实指导和精神指导。 无数革命前辈既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革命文化的实践者。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的典范,他们的人生足迹反映了革命文化的光辉历史。 正是在革命文化的作用下,个人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都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从而不断地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从而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即使我们感受到了这些英雄个人的人格力量,也展现出了革命文化的强大力量。
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奋勇拼搏,战胜困难,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新时期伟大精神,邓稼先、王进喜等层出不穷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新时期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戴建兵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本文:《“戴建兵:弘扬革命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