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快速发展:回顾与思考”
东北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 东北经济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都有着辉煌而迅速的发展历史。 但是,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放慢了。 经济增长持续滞后,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短板。 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变化,引起了学术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正确分析东北经济的快速滑坡,需要重新梳理和重新审视东北经济在新中国70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快速发展的历史和快速发展的道路。 这不仅是大力发展和振兴东北经济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需要。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和重要农业基地。 在新中国70年快速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起落的变化轨迹。 既有领导中国经济的辉煌时期,也有快速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回顾东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是了解东北经济、实现东北振兴的必要前提。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东北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时期,东北地区经历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快速发展阶段。 清军入关获得全国政权后,东北这片起源于清朝的土地被关闭无法开发,因此,东北地区的经济似乎也被封存起来,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鸦片战争后,关内移民持续突破封锁,开创了移居东北的历史,东北经济进入了新时代。 东北地区的封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空,但是移民的开垦走上了促进东北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内移民数量大幅增加,开垦了许多官荒,许多官地旗地转为殖民地,民间地主势力膨胀。 官地旗地向殖民地的大量转变,推动了东北地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迅速发展,并迅速达到与关内基本一致的水平。 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比较慢,但起步后发展很快。 矿业是东北地区工业迅速发展的代表产业,另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也在高速发展。
新中国以前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殖民经济成分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俄罗斯在前,日本在后,殖民经济在东北地区扩大。 满洲事变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额约占日本海外投资总额的60%,占各国在东北投资额的70%。 日本在东北通过铁路、土地、林业、矿业、银行金融业、贸易等的占有和经营进行掠夺,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势力。 ⑶此外,俄、英、美、德等国也在东北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势力,使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蹂躏。 随着东北的解放,东北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新的快速发展机会。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率先解放,在军事上奠定了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基础,在经济上也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8年11月23日,当时的东北局通过了《关于东北解放后形势和任务的决议》,提出东北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在新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的时代。 当时东北的首要任务是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这不仅是军队的任务,也是地方的任务。 军队要打到关内,地方就要抓紧进行经济建设,要点是迅速发展工业。 为此,东北局采取了一系列快速经济发展战略,如采取设立重要经济指导机构的一切手段寻找工业投资来源; 加强经济计划的从事等。 其间,恢复建设了后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重要意义的工业,如鞍山、本溪钢厂、抚顺、本溪、阜新煤矿、小丰满水库、一系列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形成了我党最先进掌握的、比较完善的重工业体系,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东北经济
东北地区利用早期解放和经济基础比较好的特点,在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占有突出的经济地位。 1952年,东北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的12.36%,工业占全国的22.88%,农业占全国的9.65%。 ①这些经济数字不仅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取得的经济成就,也反映了东北经济在为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1953年,在取得国民经济恢复的巨大胜利后,新中国开始制定前五年计划,以工业化为主要任务。 而且,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一化三改,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重要目标。 但是,实现工业化对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第一是迅速发展工业的必要条件严重缺乏,资金、技术制约十分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外力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必要选择。 新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我们能借到的外力只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一是苏联。 应该说苏联给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很大的支持。 在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方面,苏联以支持156个项目的建设为中心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 在这156个项目中,东北地区分布有58个项目,占所有项目的37%。 这进一步加强了东北地区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地位。
这样良好的开端,迅速发展了东北地区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公路。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北地区不仅工业高速发展,而且在资源开发上形成了新的产业特征。 北大荒的开发正在逐步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 大庆油田开发还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林业开发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 这些产业的特点都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管理这些资源和产业,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东北地区也因此成为了计划经济体系最完善的地区之一,也成为了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最彻底的地区之一。 在国家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下,东北地区的特殊特点成为国家进行资源配置倾斜的重要基地。 东北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凭借计划经济带来的诸多有利条件,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全国领先地位。 到1978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的13.21%,比新中国成立初期进一步提高。 工业占全国的比例为17.8%,仍然很高的农业占全国的比例为9.55%,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同。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东北经济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经济地位相对变化特征。 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拐点,其经济特征随着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而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放缓。 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快于改革开放前,但从1978年到2007年,东北三省平均增长速度为9.1%,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9.5%。 到了2005年,东北经济规模在全国所占比重降至6.7%,这说明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增长的奇迹。 连续40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平均值超过9%,这在中国经济增长史上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也很难找到同样的案例。 在这样的高速增长趋势下,东北地区也取得了同步增长,纵向看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相对来看,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慢于快速增长的东南沿海地区,还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目前,东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结构中增长最慢的地区。 年以后,东北三省的增长速度基本居全国后五位。
但是,从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可以找到增长的插曲。 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与东南沿海快速增长地区的差距逐渐显现。 在这一趋势下,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格局中逐渐进入后发地区行列。 随着地区差距的扩大,中央政策决策实施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地区快速发展战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术于2003年提出并实施。 这一战术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200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东北地区形成了改革开放后经济最快的增长时间,为1。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年以后,东北地区与全国一起进入了经济增长下降的道路,年以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是整体落入了全国后进的行列。 这表明,东北地区通过国家政策可以实现较快的增长,但其可持续性必须由内生的积极因素推动。 为此,中央在启动新的东北振兴后,特别强调培养内生增长动力,营造振兴良好环境,改变作风,解放思想。
回顾过去70年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东北地区不同阶段的快速发展态势差异很大的过程。 展望未来东北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要着力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各方面的振兴,下大功夫。 全球化的新形势和科技革命的新变化,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变革。 这场变革对所有国家的影响都很大,当然也会影响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地区的快速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要符合本国快速发展的大势,也要符合世界快速发展的大势。 中国在新的世界经济转型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区块,仍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块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三分之一。 这种日益接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态势,要求中国深入参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构。 这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形成的快速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东北经济能否纳入这一快速发展的大势之中,决定着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未来。 中国在新科技革命的培育和快速发展中也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在以往历次科技革命中,中国只是追随者,但在新的科技革命中,中国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具有一定的特点。 这样形成的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将对每个地区提出新的快速发展要求,能否实现这一要求,将决定每个地区在未来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东北地区能否在这场新的科技革命趋势中跟上全国的步伐,极大地影响着东北地区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
回顾新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东北地区从自身的快速发展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呈现出持续的高速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平均速度接近7%,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平均速度达到9.1%。 因此,从东北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来看,新中国70年来的东北地区经济走上了持续良好快速发展的道路。 但横向比较表明,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对地位上出现了两大差异。 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处于经济增长的前列,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相对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有逐渐落后的趋势。 目前,人们对东北地区经济的担忧,主要是由于较快速的发展水平。 了解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两种不同趋势,自然成为经济学理论的需要。 如何理解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两种趋势,特别是能否统一解释这两种趋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理论考验。
统一解释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还是一个关注度很低的问题。 在相关文献的检索中,对某一阶段东北经济快速发展状况的解释越来越多,集中于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较慢的解体。 为什么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有代表性的说明之一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在扩大,其原因归结为两地区之间的资本存量差距是经济差距形成的首要原因。 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差异,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都有体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物质资本数量要素和体制机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特别是体制机制因素,它不仅是造成两区域间技术效率差异的深刻原因,也是造成两区域间投资差异的深层原因。 ⑶年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整体出现垫底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一种解释归结为经济体制变革、自然资源经济和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具体说明认为⑶投资不足、劳动力流失以及对资源的诅咒⑹等因素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相对滞后的具体原因。 当然,也有人认为经营者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因素的功能,不仅难以将东北地区的资源特征转化为经济特征,还会影响外部生产因素的流入。 ⑺除了这些显性因素外,东北地区特殊的文化特质还对地区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思想保守、中庸、官本位意识盛行、商业意识不强、重义轻利等文化特征影响着东北地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制约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 ⑵) ) )。
这些观点没有从同一方向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原因,但并不足以统一解释改革开放前后东北经济快速发展的两种趋势。 因此,如何合理解释改革开放前后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同趋势,在理论上更具挑战性。
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取决于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度。 地区之间的迅速发展差距,首要决定于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集中的差距。 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地区,该地区的快速发展会比其他地区快。 当然,如果进一步分解的话,还会导致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地区的问题。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70年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在不同阶段快速发展的巨大差异表现也取决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状况。
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流动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流动,无论在哪个阶段,只要人口流入某个地区,该地区就一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力,而且人口移动的规模决定着经济活力的程度和经济增长的速度,特别是人才的流入是地区快速发展的支撑因素。 9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和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背后最有力的推动因素是人口的持续增长。 近代以后的东北地区经济由于清朝实行的禁令逐渐被打破,很多移民开始了。 清世祖带军建立清朝后,东北被定为封闭之地,不准移民和开发。 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清朝的衰退,东北的封禁政策逐渐被打破,许多移民开始闯关东,东北地区的经济至此进入了开发和高速发展的阶段。 ⑶以吉林省为例,从1891年(清光绪17年)到1932年)大同元年)的41年间,是人口激增期,共计增加110834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 近代以后的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激增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 人口流动性的增加是快速发展机会多的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因此,近代以后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最具特点的因素是人口迁移导致的人口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仍然是人口净流入地区。 1949年,东北三省人口规模达到3922.5万人。 结合人口快速增长和快速扩大的投资规模,成为东北地区新中国之初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最基本逻辑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工人和生产资料的结合量和质量的变化。 实现工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有不同的方法。 因为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法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本身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 在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法中,劳动者或生产资料的结合通过市场,劳动者或生产资料流向哪里,首先是通过无形的手的诱惑来实现的。 在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采取国有制实现形式的社会主义生产方法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通过计划,由决策部门决定和配置。 由此可见,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力快速发展逻辑中,首先有多少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流入某一地区,或者如前所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中度是评价该地区快速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工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效率,是评价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程度的现实依据。 在这样的立场上寻找理解新中国70年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趋势的依据,是一个统一的解释思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东北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特点,取得较快的增长速度,首要依据是东北地区的资源特点被国家主导的投资倾斜逐一发挥。 五计划期间,国家为推进工业化而接受苏联援助建设的156个重要项目中,有58个在东北定居。 这样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大规模投资中,东北地区是最受重视的地区之一。 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基础,奠定了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国家为了支持这些重要项目的建设,将选派大量内地人才支援东北。 另外,东北地区成为人口流动的凝聚区。 1978年,东北地区人口规模达到8672.9万人,比1949年增加1.21倍。 同期,全国人口增加了0.78倍。 这意味着东北地区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期间,成为全国人口和生产资料的凝聚区,并在两者的结合中推动着东北地区获得全国领先的经济地位。 但是,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计划的倾斜。 在这个模型中,其他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 因此,以国家为主导的投资和人口聚集,成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启动期间东北地区引领经济的重要依据。
1978年召开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轨道。 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对外开放给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实行的经济快速发展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市场化改革首先在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下进行阶段性市场化改革。 这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仍处于主体地位,但在渐进改革中,存量活力不够,未发挥主体经济增长作用。 从一个方面来看,仍有计划的国有经济或国有公司承担着稳定经济秩序的社会价格。 对外开放首先是对海外资本的开放,三来一补,外商投资逐渐扩大,成为打击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市场化取向改革还是对外开放,都削弱了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 由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完善,难以拉开增长空的距离,限制了增量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受区位限制,使东北地区处于对外开放的边缘区,获得的开放红利相对较少。 这种新的经济快速发展模式逐渐失去了东北地区现有的特点,不仅新的资源难以凝聚,库存资源开始流失,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开始逆转,进入了相对停滞和倒退的轨道。 从规划资源配置到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决定资源转移的因素开始多样化。 加上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新方向,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先机和特点,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领先地区。 这是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基于经济快速发展方式转变而形成的新投资和人口流动趋势,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新的资源集聚地,无论是投资还是人口,都集中在本地区,积累了越来越有特点的经济增长条件,与其他地区 从人口变化来看,2009年,东北三省人口总规模达到10875万人,比1978年增长25.4%,全国同期人口规模增长44.4%。 这种人口变化趋势与东北地区经济地位变化的趋势正好一致。
因此,新中国70年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看到的趋势,其背后最直接的依据是资源流动方向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的资源或生产要素越来越多集中在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的资源或生产要素越来越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这最直接地影响了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和经济地位的变化。 进一步探究这种资源流动的原因,深层次的依据是资源配置方法的改变。 资源配置方法的一些变化,由于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的先发特征,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负担,由此发生的增长趋势的变化成为了自然的事实。 分解这一趋势变化的逻辑,不仅可以得到一点有益的启示,还可以找到逆转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
回顾新中国70年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统一解释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同趋势,目的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各方面的振兴。 因此,从东北地区到新中国7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中找到重要的启示,找出比较有效的策略,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从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第一点是最重要的启示。 一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家的快速发展势头密切相关,如果能与国家的快速发展势头相协调,就能取得快速发展的先机和特点。 相反,它有可能进入快速发展滞后的轨道。 改革开放前后东北地区的快速发展轨迹表明,存在这种趋势。 国家快速发展的大势决定资源流向的方向,符合国家快速发展大势的地区,将成为资源流向的集中地。 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使一个地区适应国家的快速发展势头? 这必须决定于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 从客观因素看,首要的区域特征能否很好地满足国家快速发展的诉求;从主观因素看,首要的区域能否将自身特征与国家快速发展的趋势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实现自身特征的动态化调整 在客观因素有特点的地区,一般都有较好的快速发展机会,如果这个特点与国家的快速发展势头长期协调,本地区的经济一定会保持快速增长。 当一个地区的客观因素特征被削弱的时候,对这样的地区来说,考验是巨大的,要得到快速发展和快速发展的颓势,就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快速发展经验中,从符合国家快速发展大势到落后国家快速发展大势,不仅使人们认识到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也为东北地区经济寻求快速发展提出了方向。 在如何符合国家快速发展大势的问题上,必须越来越刺激主观因素,特别是创造性地实现自身特征的动态化调整。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资源,但这一特色并不在于量的充裕,而在于质的与宏观快速发展趋势相协调的程度。 例如东北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有些资源具有量的特点,但缺乏经济效益。 重要的是,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特色资源与国家的快速发展势头联系起来。 粮食是东北的特点,产量领先全国,但经济效益不高。 问题是,从粮食供给充足到食物充足的转换还没有实现,在实现绿色有机方面没有实现深入挖掘。 因此,探索将资源特点与国家快速发展的势头相结合是实现东北振兴的重要切入点。
从东北地区快速经济发展历程中得到的第二个启示是,一个地区在符合国家快速发展势头时获得的快速发展机会演化为路径依赖,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的滞后因素,阻碍该地区适应国家快速发展新趋势的顺利转型。 不同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是基于不同的条件和动力形成的,当快速发展趋势发生变化时,推动新的快速发展趋势的条件和动力在旧的快速发展趋势下难以快速形成,旧的条件和动力仍然在发挥作用,因此受到阻滞。 理论上说,这是先发地区的劣势,也是先发地区在转型期应该解读的课题。 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快速发展历史中,明显存在着这种变革问题。 目前讨论的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有利于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因素,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大、重工业比例高、资源丰富等,都是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表现出特点的重要依据。 但是,这些因素在市场化取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成为了不利因素。 因此,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快速发展经验中出现的相对地位变化,主要是这种快速发展条件带来的结果。 这应该是探索振兴东北地区的重要出发点。 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振兴之路,不应急于求成,而应在保持底线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快速发展机会。 在转型阶段,像东北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迅速发展的地区容易陷入停滞的陷阱。 为了不导致这样的结果,在变革阶段必须解决破裂和独立的关系。 破碎的是旧体制、旧结构的突破; 是建立新体制、新结构。 要解决两者的关系,既不能不破裂,也不能不破裂。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地区在改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是没有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和调整,也没有致力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这体现了吃老本的快速发展局面。 这一局面长期维持,一旦达到某个节点,国有经济有迅速下降的趋势。 但是,在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必须转变快速发展态势,维护国有经济的基础。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但现在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不是更好吗? 对此,必须辩证地看待保持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形成与非公有制经济结构平衡的局面。 国有经济发挥的功能将重新显现,维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是保卫东北地区快速发展基础的重要保证基础。 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地位是这个体制的首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 符合这一态势,应该是东北地区逆转经济快速发展困局的新机遇,简言之,就是在解决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时,寻求东北地区特有的快速发展与振兴道路的新平衡。
从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第三个启示是,人口流动是反映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趋势变化的显性因素。 因此,必须特别关注人口变动的趋势,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实现留人的目标,或实现人力资源的挖掘。 在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人口向东北地区移动,并大规模集中。 在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对滞后时期,人口增长放缓,也出现了人口净流失和负增长的现象。 这种一致不仅表现出关联性的特征,也包含着理解东北经济快速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的因素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活跃和最积极的因素。 任何国家、地区、组织的快速发展都必须首先利用人的因素。 人类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进步起着不同的作用。 从推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角度看,人对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意义,首先需要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其次要比较有效地发挥劳动者的潜力。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要求快速发展的阶段,人的作用既要受生产资料的限制,也要受经济机制活力的限制。 从生产和实现产品的角度看,人对快速生产力发展的意义又增加了扩大诉求的作用,对人口规模提出了要求。 当前东北地区的人口净流失和负增长,反映了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有必要在认识其本质的基础上,寻求逆转这一趋势的对策。 目前,中国人口流动是经济结构重新整合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趋势性现象。 任何地区都想让人口集中在自己身上,由此引发的一定是不均衡的结局。 在人口流动处于不利地位的地区,一方面必须认识这种趋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请了解自己能做什么。 人口迁移曾经是一种由地区差异引起的现象。 目前的人口迁移也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差距引起的结果,收入差距、快速发展机会差距等引起了人口的正向迁移。 与此相对,作为人口净流出的东北地区,可以从两个方面缓和这一趋势,甚至更加恶化。 一是创造更加公平快速的发展环境,让人们有追求事业、快速发展自己的机会。 另一个方面是更加重视民生保障,使人们对未来生活有稳定的期待。 这可以不是绝对的高收入,但必须是有保障的稳定生活。 对于后者的目标,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的努力,还需要中央政府的协调。
从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第四个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启示之一。 解放思想对东北地区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滞后的深刻原因。 为了扭转东北地区迅速发展的趋势,必须在解放思想方面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解放思想是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先导性和开拓性作用的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是指在思想解放的大讨论中确定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解放思想是与人们计划形成经济体制的思维惯性对比展开的。 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安排的,但从各地区的执行情况来看有很大不同。 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受益最大的地区之一,由此引发的计划经济体制固化问题比较严重,在思想解放过程中,有理论上的深刻感受,但缺乏行动紧迫感,在执行中央政策时总是一帆风顺,获得的改革开放红利相对不足 对此,东北地区自上而下,从政府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解放还不充分,但很难在实践中改变。 这应该是目前东北地区探索全面振兴各方面道路的最重要线索。 但是,从目前东北地区的解放思想来看,虽然存在许多难题,但对解放思想的紧迫感远没有现在这么强,对解放思想的认知统一性也没有现在这么高。 解放思想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形成上下合作的关系,在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将解放思想一个个变为个体的自觉追求。
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找出有益的启示,对振兴东北是必要的。 东北地区的经济虽然辉煌,但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负担,相对落后。 未来的东北地区一定有迅速发展的机会。 这需要自信,积极应对。
评论:
①未特别注明出处的新中国成立前的数据均来源于《东北经济史论文集》(上) 1984年版,新中国成立后的数据均由各年度统计年鉴计算而成。
参考文献:
[1]孔经纬.关于东北经济史在中国经济史中的地位[j] .长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4(43-49 )。
[2]宋冬林、赵震宇.改革期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解体[j] .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7(1) 284-287。
[3]胡之光、陈甬军.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中国物价,2019(1) 40-43。
[4]董龙训等.东北地区金融快速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解体[j] .乌鲁木齐:关于金融快速发展的评论,(8(131-138 )。
王晓峰等.人口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 .长春:现代经济研究,[5]:51-59。
[6]黄悦等.资源、区位和经济增长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研究[j] .成都:资源开发与市场,( 12(1475-1479。
[7]武靖州.东北振兴应该从优化营商环境开始[j] .长春:经济纵横,(1):31-36。
[8]殷晓峰、李诚固、王颖.东北地域文化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研究[j]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哲学社会科学版),(6):41-44。
[9]以王崇杰、娄季春.养为基础:精英回归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嘉联模式探索[j] .新乡:管理学刊,(6):52-61。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