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解读鲁迅勇猛坚韧的革命战士”
中国从鲁迅去世到现在,每次历史转折时期,几乎都要从鲁迅那里寻找思想资源。 在现代文学中,鲁迅是绝对的战术高地。 研究现代文化和现代中国的人,没有一个能绕过鲁迅。 正因为鲁迅是现代文学的精神代表,对鲁迅地位的冲击从未停止过。 但是,反对者的攻击没能动摇鲁迅的地位。 我们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各种批评,大部分都继承了鲁迅的思想。 正是鲁迅对现实的远见、对历史的贯彻,使他在今天获得了更重要的意义。
一、你未必知道鲁迅
鲁迅出生于1881年,是浙江绍兴人。 本名周豫才,后来改为周树人。 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开始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年轻的时候,鲁迅经历了迷路的过程。 13岁时,家里发生重大变故,鲁迅爷爷因参加考场作弊被判处斩首刑,相当于今天的死缓。 为了尽量延迟缓期执行,必须付钱通过。 年复一年,房子濒临破产。 作为长子的他,必须支撑家庭的重担。 因为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他看穿了世态,所以出现了鲁迅有名的话。 “有人从小康之家掉下来,陷入困境吗?” 我觉得通过这条路,大致可以看到社会的真实面目。
晚清、鲁迅这样出身的青年最大的道路是科举考试。 其实鲁迅的兄弟们参加过科举,但成绩不好。 之后鲁迅离开家乡,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南京路矿学堂学习。 他在南京浏览了许多新文件,这些报纸和翻译改变了鲁迅的思想。 他当时很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们,也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之后鲁迅报考了官费留学生,1902年去日本留学。 鲁迅在日本最初学医是为了救国,因为他始终关注国民性。 据许寿裳介绍,鲁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缺乏爱和诚,这是中国文化晚清面临的重要问题。 据此,鲁迅不再承认清政府,在东京留学时剪了自己的辫子。
留学中,发生了影响鲁迅一生性格和命运的重要事情。 那是结婚。 他奉母亲之命回国,和一个叫朱安的老女人结婚了。 鲁迅给朋友写信说这次回家是给母亲和女人结婚,不是给自己的。 根据回忆资料,鲁迅多次不和朱安同居,第三天回到日本。 今天有人攻击鲁迅,他被朱安认为开始混乱收场。 其实鲁迅这样做是为了朱安和母亲,自己默默承受着痛苦。 这也是他一生相伴的牺牲精神。 他说。 “这是妈妈送的礼物。 我只能好好养活它。 爱我不知道。 古代没有爱这个词,但鲁迅这一代人正是刚刚接受了爱这个观念。 鲁迅的婚姻之路在当时很有代表性,这一代人正诞生于历史的转折点,时代还不能提供实现新思想和新追求的机会。 所以我们评价前人,必须抱着历史的态度,用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评价。
鲁迅1909年从日本回到中国,曾在杭州任教一段时间。 两年后,辛亥革命风起云涌。 鲁迅所在的杭州和绍兴都是革命激烈的地方,革命思想旺盛。 鲁迅对任何革命都有很深的怀疑。 绍兴革命后,他对革命党非常不满。 表面上是中华民国,但官员是原来的人,只是换了招牌。 由此鲁迅看到了辛亥革命改日换地的背后,新瓶装旧酒的另一面。
之后鲁迅离开家乡,在教育部担任中层官僚的钱事。 后来政府从南京搬到了北京,鲁迅就跟着北京了。 从此鲁迅在北京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 鲁迅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学问,除中国古代典籍、小说、拓本、碑文外,还用于佛教的研究,在许多行业具有大学评论家的水平。 但是在那个时候,新的文化运动开始了。 当时鲁迅已经快四十岁了,他本来是旁观者,历史不允许他袖手旁观。 “呐喊&混合; 在《自序》中,鲁迅和钱玄谈了找他的事。 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取得了声势浩大的成功,但同样最重要的东西是新文学的作品,所以他们在找鲁迅的稿子。
二、叫声期
鲁迅答应钱玄同,《狂人日记》问世,可谓技艺非凡,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流经典。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第一篇。 由此鲁迅一发不可收拾,继续写下去,十几篇小说被写成了《呐喊》。 《呐喊》的第二部小说《孔乙己》也是吃人的主题。 孔乙己虽然是被科举制度吞噬的知识分子,但他的悲剧并不完全来自科举制度的迫害,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欺凌和排挤态度才是吃孔乙己最直接的原因。 孔乙己》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之一是,通篇里一个可怜的词也没有,小说写得很安静。 这首先是因为选择了很棒的观点。 孔乙己的悲剧是从一个比较朴素的酒店小家伙的眼睛里写成的。 例如咸亨酒店的老板写的,开头是“那家伙还欠了19笔债。 小说的调子很快就不同了”。 从这个年轻人的眼里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可怜。 这个身体活着会让别人幸福。 但是,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会这么做。 在《孔乙己》中看到了鲁迅最博大的爱。
第三篇小说《药》当然也是吃人的故事。 如果说《孔乙己》不重视妙技,《药》不过是讲妙技。 从技法上说,《药》这部小说很棒。 给主题上药的双关,线索明暗交错,人物丰富多彩,声音多样。 以前评价《药》,这是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批判,经常认为辛亥革命不动员群众等。 就具体的历史事件而言,这种批评是有道理的。 辛亥革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就历史的真相而言,大多是先惹事后发动群众,连革命都失败了,群众还没有觉醒。 所以鲁迅《药》令人震惊的地方正是先知与大众的关系。 先知与大众之间永远存在着对立与紧张。 先知的目的是拯救大众,但大众必须经常加害先知。 知道先知与大众永远对立后,先知该怎么办? 鲁迅在《药》中向网友透露,革命家始终要救助群众。 鲁迅一生都在救助群众,但他不迎合群众,有时也会斥责群众。
鲁迅这一文学创作时期被称为呐喊时期。 这个时候鲁迅不仅写小说,还写了大量的杂文。 杂文事件不是文学,是鲁迅几乎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把杂文变成了正式文体。 比起小说,杂文是更方便的武器。 鲁迅的杂文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是战斗性,另一个是学术性。 今天许多人写杂文,继承了鲁迅杂文的战斗性,但往往忽视鲁迅杂文的学术性。 正是因为鲁迅对事件非常全面和辩证,并且单独出剑,所以战斗性特别强。 多年的积累和准备,在他此时的杂文中喷薄而出,能引出第一个问题,深入分析,募集博击,并且能说出非常精辟的话。 鲁迅早期的杂文,如《我们的节烈观》达到了最高水平。 论节烈,这两个字本来就是好字,人应该有节操,应该讲忠烈的精神。 但是,随着社会迅速发展,问题开始显现,这两个字开始专用于女性,每一节激烈的事情都有女性的血和泪。 在鲁迅看来,节烈这个概念是男性创造的,男性希望女性成为节妇、烈妇,但自己置身事外。 《我节烈观》是杂文中吃人主题的表现。 鲁迅反对的是吃人的节烈,是只比较弱势群体的节烈。
鲁迅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 鲁迅首先把阿q写成一个中国人,是中国绍兴地区农民的形象,他不仅是中国国民性的代表,而且集中了人类普遍的精神特征。 q的精神有很多方面,如软欺凌、硬欺凌、甚至健忘,特别是选择性健忘、马上忘记自己受到的屈辱等。 鲁迅对健忘这件事非常痛恨,群众的愚昧在于健忘,不能从历史中总结教训。 关于这一点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幻想中以屈辱和失败为荣,在小说中被称为优胜记略。 这个精神胜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鸦片战争后的80年,基本上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朝野上下,从朝廷到百姓是怎么度过这80年的? 很大程度上依赖阿q精神。 鲁迅充满厌恶地写下了阿q,也写下了阿q非常可怜的一面。 阿q变成阿q,不是为了可怜地生活吗? 所以像阿q这样的人有革命的愿望,他说有谋反的兴趣。 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像阿q这样的人不会失去什么,失去的只有锁链,他必须是革命的力量。 但是,鲁迅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阿q发生革命后,怎么办。 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感慨,当时似乎没有发生过辛亥革命。 那么在今天的21世纪,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中国发生过革命吗? 这看起来是文学的问题,但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 所以很多学者都有一个共识,《阿q正传》可能是现代文学最精彩的作品。
三、彷徨的时期
鲁迅写完《阿q正传》后,猛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低潮阶段。 虽然新文化运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语言传播范围并不是很广。 1921年这一年对新的文化阵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鲁迅应该不知道1921年7月共产党成立,但应该注意到陈独秀和胡适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就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鲁迅在1921年以后,既不流亡共产党,也不流亡国民党,继续从事文化工作。 用鲁迅自己的诗句来形容,剩下的两个士兵,荷戟独自彷徨,鲁迅从呐喊时期进入彷徨时期。
彷徨期间,鲁迅依然重复着他呐喊时期的每一场斗争,鲁迅的生活中都出现了严重的不顺。 也就是说,是他和周作人兄弟的失和。 兄弟不和之后,鲁迅显得更加沉闷,更加彷徨。 鲁迅写《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值得特别重视。 他曾经是社会改革的战士,到处碰钉子,被嘲笑。 后来因为贫穷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用小说里的话来说,我已经拒绝了我以前讨厌的、反对的、我以前崇拜的、主张的一切。 比如,以前最讨厌拍马,现在巴结迎合; 以前对孩子很好,孩子拿着芦叶杀人,现在用糖逗孩子,骂孩子,孩子反而恭恭敬敬了。 魏逇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成功,但内心受到了很大的痛苦,最终死在了这种情况下。 魏蜀有很多鲁迅的影子。 例如小说开头,祖母去世了,他回故乡服丧。 按照风俗,老人去世后,子孙一定要哭着叫孝子。 在等着大家哭的时候,他没有哭。 这是违反封建礼仪的事,但当大家都快要失散的时候,他突然哭了起来。 就像受伤的狼在深夜嚎叫一样,叫声中夹杂着悲惨的创伤和愤怒。 这正是孤独的士兵的形象。 魏连蜀很好地表现了鲁迅彷徨期的心理。
另一部小说《在餐厅》中,主人公是吕纬甫也很重要。 甚至魏殳和吕纬甫两个个体也可以看作鲁迅的某种描写。 北京的生活很黑暗,很黑暗,但他没有停止文化战斗。 他经历了三一八惨案一样多的政治事件。 五四运动是北大学生完胜,几年后,到了三一八,学生惨败。 学生当场流血在政府面前,不仅死伤惨重,媒体还必须诋毁他们是暴徒。 因为这个鲁迅曾经说过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鲁迅最恨的不是政府,也不是侵略者。 在鲁迅看来那是明显的坏人,没有必要过分暴露。 他最讨厌的是披着学者外衣的阴险人物。
1926年前后,南方已经有了革命政府,北京的政府越来越保守,文化界特别是教育界也越来越保守,不适合鲁迅这样的人继续求学。 另一个个体的原因是,一个叫徐广平的女学生出现在鲁迅的生活中。 鲁迅和许广平的事件当时受到很多谴责,这位鲁迅选择了南行,经上海到达厦门,在厦门大学做了一段时间的教授。 之后鲁迅离开厦门,前往革命大本营广州。 在广州他看到了革命。 然后,我们也看到了革命的缺点和混乱。 彷徨期间,鲁迅思想上更加成熟,对年轻时的进化论进行了反省。 年轻的时候,他认为新的胜过旧的,年轻的胜过旧的,这是他对未来的希望。 所以他一生都对青年很好。 其实很多青年利用他的这些,鲁迅明察秋毫,并不是不知道。 鲁迅说,只要我在生命中流尽我的血,你喝尽我的血,离开就行了,我也不感谢你,你不要再打我也不要杀我了。 多次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他开始和青年告别,也反击了其中一些人。 之后,他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晚年在上海定居。
在上海期间,鲁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再次涌现。 他后期的文章以杂文为主,杂文在他手中迅速发展成为独特的现代文体。 鲁迅三十年代的杂文已经炉火青青,毫无准备。 鲁迅后期的杂文百态百态,仿佛武林高手的武功终于真正开始的时候,可以开花摘叶伤人一样。 鲁迅到了左联以后,成了两面夹缝。 他和左联是朋友,左联想利用鲁迅这面大旗,所以鲁迅总是觉得力量左右着他。 晚年鲁迅站在一旁的姿势,他必须同时防止枪和暗箭。 他想为解放奴隶而奋斗,但渐渐发现奴隶们中间有奴隶总管。 鲁迅说无论自己做得多好,后面总是有拿着鞭子打我的奴隶总管,但当我回头问他哪里做得不好时,他又笑嘻嘻地说没事。 这是鲁迅最大的困惑。 革命阵营内部给他带来的痛苦无处发泄。
在小说创作中,他没有写“呐喊”、“彷徨”之类的小说,而是出版了历史小说集《物语新编》。 《故事新编》的方法很独特,就像今天我们说的模仿恶搞和戏剧。 用现代语言写历史人物,乍一看似乎油腻,但深奥的艺术就是能跳出这个主题的素材,表达思想的深刻。 通过这种滑稽的手段,《故事新编》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本质。
长篇文章,特别是晚年频繁的文化战斗,对鲁迅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鲁迅对生与死的态度,一个是努力工作,一个是随便死。 他不追求生命的长短,而注重生命的质量和密度。 因为他这种生命态度,他晚年消耗很大,生病了也不会马上治疗。 鲁迅写了《死火》,表达了他的生死观。 他说人生有两个结局。 一个是冻结消失,另一个是燃烧完。 鲁迅选择烧尽,是因为冰冻消失意味着能量还没有消耗,生命已经结束,但选择烧尽,是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后走向死亡。 鲁迅选择了这样的士兵之死。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享年55岁。 鲁迅的死,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和悲伤。 棺材上挂着旗子,写着民族的灵魂。 鲁迅去世以来得到的评价数不胜数,其中以毛泽东的评价最有影响。 他说鲁迅的骨头最坚硬,一点奴隶脸和媚骨都没有。 毛泽东看问题善于抓住要害,说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指出,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无疑是高屋建瓴,但正因为毛泽东对鲁迅评价如此之高,对鲁迅的神话才逐渐确立,并在文革期间达到高峰。 曾经被神化的东西,现在被妖魔化了。 合理评价一个个体,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件。 鲁迅说他写的东西都在和黑暗战斗,他希望随着黑暗时代的过去,批判黑暗的东西也一起消失。
四、鲁迅的精神
鲁迅的一生和创作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要从中凝聚鲁迅的思想框架,可能必须进行简单化的解决。
鲁迅思想的第一个宝贵方面是怀疑精神。 《野草》中有一句话是所有眼睛都看不见一切,被佛家的话称为颜色即空。 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知识、思想、概念都很可疑,需要反复思考。 在自古流传的文化惯性下,人们总是认为过去有价值,现在和未来没有价值。 鲁迅认为这是老化的心理状态,必须重新估量一切价值。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从来都是这样的,对吗? 我们应该敢于质疑前所未有的东西。
二是鲁迅的现实精神。 他的现实精神和反对金钱世界联系在一起。 五四时代,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许多美好未来的奋斗目标,但鲁迅在《野草》中说:“有一件事是我不想去的天堂,我不想去; 我很高兴不在地狱,我不想去; 我不高兴的是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我不想去。 鲁迅并不否定那个黄金世界,但鲁迅执着于现在,反对空,认为他不重视彼岸,重视从此通往彼岸的道路。 他不怀疑将来会比现在好,但反对绝对将来,鲁迅的态度是打破诈骗,面对人生。 这就是他现实的精神。
三是鲁迅的绝望精神。 鲁迅笔下的绝望,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体现了置身死地保护后进生的战斗精神。 当人们沉浸在幻想的希望中时,鲁迅呼吁正视绝望,在绝望之后继续战斗,即反抗绝望。 鲁迅之所以是最坚强的革命战士,正是因为他对革命不抱幻想。 他支持革命是因为革命是正义的,解放了许多弱者。 他的一生看似坎坷,其实从未改变过,他是坚定不移的为最广大劳动人民谋福利的人。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
本文:《“孔庆东:解读鲁迅勇猛坚韧的革命战士”》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