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给党性教育敲响警钟回望1941年关于增强党性的一份重要决策”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中,党性一词在1941年之前很少出现,但1941年以后成为了话题。 其理由是,今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今天重读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也许能为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决策》对加强党性作出了确定的规定
1941年1月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关系问题上的深刻事件。 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事变后的形势和对策,总结其历史教训。 中央认为,一切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即党性不纯的同志,特别是军队领导人,都必须深入自我反省。 拿起枪的共产党员必须知道,如果不听从中央领导和军事委员会的指挥,无论多么自以为是、多么有能力,结果一定会失败。 鉴于游击战争环境的严峻和庞杂,皖南事变的严重后果,中央强调不可忽视全党特别是军队干部和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 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向全党提出加强党性教育的问题。
为了提高全党对党性问题的认识,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就此主题进行讨论,决定由王稼祥起草加强党性的相关决定。 王稼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意见,与王若飞合作,撰写了决定初稿。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王稼祥起草的《决定》。 根据政策决定,党内存在的党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是政治上自由行动。 不征求中央或上级的意见,不尊重中央和上级的决定,擅自发言,提出异议,以感想代替政策; 武断或借口推脱; 两面态度,阴交阳交,企图瞒党。
二是在组织上形成自己的体系,形成局面。 强调独立活动,反对集中指导的本位主义; 不动人心、眼睛无组织、只有个人,实行家长控制; 下面遵守纪律,但自己可以不遵守; 反抗中央; 轻视上级,直接超越领导机关处理问题,许多决议可以不服从; 打击人,提高自己; 干部的政策没有大体,随便提拔,随便打击; 怀着感情,互相包庇; 秘密勾结,派系活动。
三是在思想意识方面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集体主义。 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表现个人; 个人好处都是更高的傲慢和自命不凡; 个人突出,抬高自己,奉承别人的夸张,风头主义,不实事求是地把握具体情况,严肃对待问题,装腔作势,不肯埋头苦干,不与大众密切联系。
《政策决定》指出,要纠正这种违反党性的倾向,必须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党内越来越强调全党统一、集中、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 任何党员都不允许与任何地方党部表达新颖的见解,建立自己的体系,也不允许对全国性问题任意对外发表主张。 二是更加严格检查所有决议决定的执行,坚决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性现象。 第三,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对不容忍错误继续快速发展,多次说不改正的,要及时预防,加以纪律制裁。 四、在全党加强纪律教育,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基本情况。 不管是普通党员还是干部党员,都必须如此。 五、用加强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学习的做法,改造自己,使之适合党和革命的需要,做到公平无私、忠实朴素、一心一意、目不转睛、实事求是、引以为荣、戒肤浅的做法,完全贯彻理论、实践、学习和实务 六要从中央委员到各党部负责领导,参加支部组织,过一定的党的组织生活,虚心听取党员群众对自己的批评,加强自身党性的锻炼。
就任弼时中共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理由进行了报告
1942年7月14日,任弼时在中共中央党校做报告时,特别就此作了说明。
任弼时之所以将党性锻炼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提出,首先是因为我们党今天与民族敌人进行艰苦斗争的环境,是与日本战争的环境,党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50万军队,在成千上万人口的区域内建立政权,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作用。 因此,作为民族敌人的日本法西斯主义、国民党内的反共顽固分子、汉奸和其他反动势力,今天比过去的任何时期都要寻找越来越多的方法分裂瓦解我们党。 因此,党比任何时间都需要内部的统一团结,需要思想一致、行动一致,为了防止敌人利用各种机会和间隙破坏我们党的团结,需要巩固我们自己。
其次,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迅速成长,从原来的4、5万迅速发展到80万人,其中75万是新加入的,成分相当多,很复杂。 许多新党员没有经过严格的组织手续参加,入党后没有立即接受党内教育。 而党处于比较分散、漫长的游击环境,而且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小农经济为中心的社会。 对此,任弼认为,这种斗争环境和这种社会存在的思想意识自然反映在我们党内,容易在我们党的文案中产生不正确的思想,因此,今天有必要通过提高党性、克服不良倾向来团结内部。
再次,从我们党的历史来说,我们党内还有一点弱点,我们党需要更多地观察这些弱点。 任弼时这里谈到的弱点,首先是张国焘公开的反党,公开的成立中央和我们中央对立,分裂党的组织。 这是严重的反党行动,后来公然背叛党。 其次,在抗日战争中,一些党部同志对中央采取不敬的态度,采取对立的态度,可以说没有按照中央的政策、方针开展日常工作。 在一些重大的全国性问题上,有时首先未经中央同意和批准就做。 这里显然是指抗战初期的王明及其领导的长江局。 另外,也有个别党部或者个别干部就具有全国性的政治问题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根据自己的估计决定党的政策。 例如皖南事变之后,有人公然说:“马日事变又来了。 我们要自己建立中央政府,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政权。 这样在政治上有全国性的问题,随便发言,对党没有好处。 这表明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还不一致。
任弼时的上述解释,实际上清楚地解释了中共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理由。 在之后的整风运动中,《决策》成为干部整风学习的必读文件之一。
(作者是中央党校中国共产党史教育研究部主任)。
免责声明:星空分类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