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白求恩的事迹是怎么传递到国外的”
今年是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来中国80周年。 1938年初,白求恩在不远的地方,冲破了许多干扰来到延安。 4月,他前往晋察冀边区,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许多战场,在枪林弹雨的环境中,救助了千千万万的伤员,培养了许多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11月,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 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的复印件,高度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激励了几代人。 在此之前,首次向海外传达白求恩事迹的是新加坡华侨记者黄薇。
黄薇1912年出生于福建龙岩县书香门第,曾留学日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从事抗日推广和募捐活动。 1938年3月,她以新加坡《星洲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回国。 同年6月下旬,黄薇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安排下,与世界学生联合代表团一起采访延安,开启了对华北敌后战场的访问行程。
1938年7月,黄薇来延安采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参观访问,她被延安清明的政治环境和融洽的军民关系深深吸引。 她见过毛泽东四次。
一天晚上,黄薇应邀观看了联欢晚会。 千余人聚集一堂,有干部、军人、学生、群众,会堂内欢声雷动,气氛热烈,洋溢着雄壮有力的抗战歌曲。 黄薇看公演的时候,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回头看着后面。 她对照大家的眼睛看了看。 个子高,穿着打满补丁的灰色军服的人,和头上戴着白毛巾的故乡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朝观众席走过来,坐在黄薇后面的座位上。 过了一会儿,他主动向坐在前面的黄薇问好,说:“是黄薇先生吗? 黄薇立刻回头回答:是的。 他伸出手亲切地和黄薇握手致意。 黄定睛一看,和她说话的竟然是国内外有名的毛泽东。 尽管黄薇没有见过毛泽东,但我看过他的照片。 此时,黄薇非常兴奋,在《风雨人生》一书中写道。 “在这里,我亲眼看到毛主席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在这样的群众大会上,他不需要特别的座位,和那么和谐的普通老百姓坐在一起,亲切的交谈。 对于作为外来情报记者的我,他不需要通过重点介绍来主动和我打招呼、握手、交谈。 他很和蔼可亲他没有领袖风范,有些看起来并不特别。
7月下旬的一天,黄薇接到通知,毛泽东将于晚上11点与她会见《救亡日报》《南洋商报》的两名记者。 晚上十点半,毛泽东警卫拿着马灯来到黄薇住宿的西北旅社,去接他们。 在杨家岭,黄薇第一次看到毛泽东住的窑洞。 黄薇这样写道。 “环顾一下这个既是会客室,也是办公室和会议室的土窑洞,和其他窑洞没什么不同。 不同的只是墙上挂着两张大地图,桌子上摆着书籍、纸和笔、墨、砚等文具四宝。 除此之外还有几条木长凳。
保安拿来茶,毛泽东点燃香烟,延安这个地方很偏僻,交通不方便,情报记者来这里很不方便,特别是你们华侨记者从遥远的新加坡来到这里,更是难上加难。
黄薇向毛泽东报告海外华侨心系祖国,节衣缩食积极捐款,支持祖国抗战,许多人对抗战前途也非常关心,请主席谈谈这个问题。
毛泽东高度赞扬华侨的爱国精神,说华侨同胞身在异国,但他们与祖国呼吸共命运。 请告诉华侨们,我们的抗日战争最后会胜利。 请对这些人有充分的信心。 此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刚刚问世,向他们讲述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战形势,解体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驳倒了速胜论和亡国论,指出了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但抗日战争必须是持久战。 会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黄薇等人道别已经是凌晨了。
几天后,黄薇再次听取了毛泽东抗战形势的报告。
一天中午,毛泽东举行宴会,邀请黄薇等记者来到窑洞。 毛泽东在餐桌上谈笑风生,说话风趣,态度随和。 他一边说话一边吃,从古今东西、政治、艺术到人情风俗,什么都不说。 他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 毛主席知识渊博,记忆力强。 湖南人说和南洋华侨一样喜欢吃辣椒的时候,黄薇说:“听说吃西瓜的时候也要放辣椒吗? 毛泽东笑着说。 “有时候是的。
毛泽东知道黄薇老家是福建龙岩,很感兴趣。 因为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四军从井冈山誓师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在龙岩建立苏联政府,召开了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在那里指导闽西各县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毛泽东在黄薇家龙岩哪里住? 黄薇说:“龙门镇赤水桥村有两层楼,大门前立着三根石刻大旗杆。 毛泽东兴奋地说。 “我去过那里,住过几天。 围墙里有一个小池塘。 黄薇马上点点头,佩服毛泽东的记忆力。 毛泽东说:“你家是一所充满书香的房子,在当地很有名,所以印象很深。 黄薇说。 “主席来我老家的时候,我正在厦门集美中学读书。 如果在家的话,一定会和你革命。 毛泽东看着黄薇赞赏的样子点了点头。 “可能性很高。
黄薇对毛泽东说:“我想留在延安学习。 我想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接受教育,接受锻炼,让自己快点成长,为抗争做很多贡献。” 毛泽东听了之后说:“我听说你有这个愿望,但我认为你当记者比较好。 特别是成为华侨记者,做将自己所见所闻传播给海外华侨的报道,了解他们祖国的情况,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是有意义的,这也将为抗战做出贡献。 黄薇听了,很受启发,知道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毛泽东接着对他们说。 “最近陕甘宁边区各界组织了慰问团,到晋察冀边区慰问参观。 你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去,看我们在敌人后方工作,看战斗情况。
8月中旬,黄薇和慰问团40多人一起离开延安,前往硝烟弥漫的华北敌后战场。 她经过三个多月的旅行,走了几千英里的路,访问了三个地区的40多个县。 采访对象有八路军高级将领,如贺龙、聂荣臻、左权、萧克、周士第、甘淇、陈锡联等,也有普通士兵。 既有地方行政官,也有普通民众,既有我军受伤者,也有日军俘虏。 黄薇写了华北敌后抗战的战地通讯一百多首,在新加坡《星洲日报》和《星洲晚报》上连载了半年多。 许多海外华侨通过这些报道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踊跃回国参加抗战,支持抗战。 萧克将军曾以其题字,以笔为剑,获得三千毛瑟枪。
1938年9月下旬,黄薇来到晋察冀边区所在地,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军区司令部向他们每人赠送了一套新的棉军服。 第二天,军区司令聂荣臻、参谋长唐延杰、政治部主任舒同为他们举行宴会和欢迎大会。 宴会上,聂荣臻将白求恩大夫隆重介绍给黄薇,从此两人相识。 黄薇把白求恩描写如下。 他个子很高,穿着八路军的棉军服,戴着军帽,看起来很精神。 他热衷于中国菜,可以自由地采用筷子。 他努力学习中文,一见到我们就用中文‘ 同志! 虽然发音不太准确,但是听起来很亲切。 席间,黄薇初步了解白求恩的事迹,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并约定日后访问。
当天下午7时,晋察冀军区在司令部后面的广场举行了延安慰问团的欢迎大会,聂荣臻在欢迎辞中还提到了黄薇。 黄薇被邀请上台讲话。 黄薇向大家报告了热烈支持祖国抗战的海外同胞的动人事例,代表华侨向在敌后艰苦奋斗的官兵们、同胞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慰问。 黄薇刚讲完,白求恩就主动跳上舞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开始了演讲。 当他马虎地说出同志们的三句话时,会场沸腾了,大家为他鼓掌。 白求恩说,他来到边疆地区后,从上到聂司令员,从下至普通士兵和老百姓,看到万人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进军,十分感动。 白求恩作了如下陈述。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打倒敌人的有力武器。 全国、各阶层、上下团结一致,希望打倒万恶的日本法西斯。
黄薇写道: “白求恩大夫为了支援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离开了他的家,抛弃了他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烽火弥漫的中国,和我们一起战斗,为拯救我前方士兵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热切希望我国的上下团结抗战能够持续到最后。 如此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身体。
黄薇到达那天,局势突然紧张,日军士兵分道扬镳,气势汹汹地包围了晋察冀边区。 边远地区的军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军,紧紧反抗清野,组织了避难搬迁。 因为这个黄薇采访白求恩的计划暂时搁浅了。
几天后,黄薇与陕甘宁边区的参观团分别,去慰劳军区政治部的敌人剧社和伤兵。 她来到滹沱河畔的战地医院时,遇到了白求恩。 此时的白求恩在简陋的手术室里,全神贯注地为伤兵做手术。 白求恩的翻译董越千是翻译者和助手,善于传播小刀、剪子和其他手术用具。 有点当地群众也积极来帮忙,董越千要指导他们消毒和用药。 这一天,白求恩很忙,刚做完手术,一个伤兵又被抬了进来,门外有好几个伤员在等着。
黄薇在手术室外等了很久,想找机会采访白求恩,但白求恩一直很忙。 这边黄薇所在的队伍需要赶路。 需要马上出发。 来不及采访和问候了,黄薇很遗憾不得不离开这里。
不久,在某军区画司令部,黄薇意外地遇到了白求恩,两个人住在院子里。 尽管黄薇顶着寒风,我看到白医生像孩子一样背着照相机,东奔西走,拍摄着各种有意义的场景。 黄薇真高兴,这次必须挽留他。 于是和他约好,晚饭后去拜访他。
晚上,黄薇如约而来,在摇晃的煤油灯下,黄薇开始采访。 白求恩向黄薇讲述了他的童年、经历,讲述了他是如何来到中国的。 白求恩有趣地说。 “我坐了飞机,坐了电车、车,骑了马,骑了驴,走了很多路,终于来到了这里。 中国真的太大了。 白求恩非常赞赏八路军的勇敢,说:“八路军的士兵是我见过的最勇敢、最坚强的人! 白求恩还做了手术,缺乏麻醉剂、止痛药,也缺乏酒精和碘酒,给用过的棉花、绷带消毒后再使用,黄薇感到不安。 医疗器械特别不足,受伤人员过重,必须截肢时,采用木工锯和屠刀。 两人讨论了很久,接近尾声,白求恩多次呼吁后方的人和海外华侨,尽早向抗战前线捐赠医疗用品。 黄薇很感动,她写道:“外国人,如此关心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那真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爱国心。
回到重庆后,黄薇撰写了战地通讯《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发表在新加坡《星洲日报》上,请更多的海外同胞了解白求恩,认知白求恩。
1939年春,宋美龄主持重庆各界女领导人座谈会,黄薇应邀参加会见,介绍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阐述自己所见华北敌后战场医疗不足的严重性,早日动员在座的姐妹们和全国同胞们捐赠医药。 黄薇的号召在重庆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国民党元老张继的夫人把黄薇叫到家里,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表示马上组织大家捐赠医药用品,尽快送往华北前线。
黄薇意外离开华北不到一年,白求恩在手术中不慎割中指,因细菌感染而败血症,治疗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死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 噩耗传来,身处重庆的黄薇悲痛欲绝,含泪写下《白求恩大夫追悼》,发表在1939年12月4日的重庆《本日报》上。 她是这样写的。 “为了纪念可敬的国际友人,我们要加强团结,抗战到底,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日本强盗的头颅和鲜血献给我们伟大的国际友人的灵前!
【本论文刊登了《党史博览会》年第三期,经授权在网上发表。 】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