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方:爱情,一个乌托邦的浮沉”
历史上,恋爱乌托邦产生于社会的现实需要,相反对现实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恋爱这个主题与政治息息相关。 这提供了一部从爱的角度梳理政治变迁,或者个人与政治关系的演变史。
把爱和乌托邦单纯地联系在一起是不妥当的。 爱,在人的七情六欲中终究会找到一个位置。 它是存在的,和乌托邦无关,它是美丽的。 可以称为乌托邦的,是浪漫的爱,也就是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反复描绘的,非凡的爱。
历史上,恋爱乌托邦产生于社会的现实需要,相反对现实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恋爱这个主题与政治息息相关。 这提供了一部从爱的角度梳理政治变迁,或者个人与政治关系的演变史。
爱,就是《这本词典》所展示的释义,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感情。 这个说明已经过时了。 因为这种感情也有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个古老而简单的定义,明确地包含着这种被称为爱情的人的感情和性的关联。 关联并不意味着同等,但也意味着难以纠结和严格区分。 如果没有原始的生物本能,这种特殊的感情是否成立,就不太容易说了; 并且,如果有青春时代恋爱萌生的经验,也很容易理解这种仰慕之情与生物本能是不同的。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自然的,高尚而不卑鄙。 既然爱关系密切,高尚到哪儿也去不了。 缺乏爱是乌托邦化的基础,也是原因之一。
爱是指婚姻和家庭。 婚姻有幸福和不幸,家庭有和谐和不和谐。 这取决于夫妻之间是否有爱情和爱情的多寡。 爱情程度越高,幸福的和谐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但是,家庭是过去,是现在,将来是经济单位,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过生活而不是别人。 过日子是最世俗的事。 恋爱乌托邦化的基础缺失是其原因之二。
恋爱不能完全脱离合理的计算。 浪漫的恋爱也一样。 浪漫的爱情,无非是一种不考虑家世财产等可以直接货币化的条件,双方可以相依为命的感情故事,但可以忽视的因素需要其他因素来弥补。 浪漫的恋爱模板其实很单一,才子佳人型,不差钱; 王子灰姑娘型吗,灰姑娘虽然卑微贫穷,但很漂亮。 李银河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和王小波在一起才知道原来丑陋的人也有爱情。 这句话听起来很残酷,但也是真实的。 爱情毕竟是现实的东西。 爱情缺乏乌托邦化基础的原因之三。
爱情正在激情化,所以很短暂。 热恋期不会持续太久。 热恋后要么回归平淡,要么结束。 这与恋爱神话约定的天长地久、生死不渊相背离。 如果把爱情本身当成追求,就会从一段恋爱走向另一段恋爱,就会产生恋爱神话约定的唯一对应性和尖锐的矛盾。 恋爱乌托邦化的基础缺失,其理由有四。
但是,在现实中,人类,特别是女性,在心理上有对形而上的感情的诉求,即使得不到,从远处眺望也是乌托邦式爱情的社会基础。 所以,各个民族自古流传的文化中不缺少浪漫的爱情故事。
即使从来不缺少梁祝那样浪漫的爱情故事,恋爱也不能一直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恋爱不是结婚选择的基础,不足以构成许多理由之一。 婚姻是家庭的,不是一个人的。 结婚的选择权利牢牢掌握在父母手里,进屋很重要。 夫妻经常在山洞里初次见面,所以是否合适要看运气。 当然,这种类型的婚姻并不一定排斥恋爱,很多人在长时间湿润的生活中有着浓厚的感情,也有不少举案。 但是夫妻之间没有感情是常态,费孝通从中国意识到以前家庭缺乏信息表达,男人想说话,于是跑到村头蹲在大树下和其他男人顶神。
恋爱乌托邦之所以被大规模构建,归根结底是现代现象。 当以前流传的社会遭遇现代变革,潜在抵抗的动能被激发时,其重要部分就是上层社会的青年承担婚姻生活而战斗。 对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的青年来说,父母的生命、媒人的话是对吃人礼教最现实的体验,走出家庭自主选择结婚对象往往成为进步和革命的象征,也意味着通往革命道路的关键一步。
对压迫的诉求欲望,以及基于个人自主选择的爱情的确立,交织着之前流传下来的对婚姻模式权威的需求,引发了文艺行业对爱情的浪漫化浪潮。 在文化革命和现实斗争的共同作用下,爱情的神圣地位确立,成为婚姻选择的最高理由,顽固的老一辈被迫控制子女的婚姻选择权。
有兴趣的是,由现代政治构建的爱,在表达方面不得不采取前现代的策略。 例如,月老拉丝的说法、源自亚当和夏娃的另一半的说法、缘分说等,必须多参考迷信的说法。 总之,爱必须有来源。 需要理由的爱不是真爱。 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就无法超越原来现实的爱。 典型的就像《大话西游》里紫霞的话一样,这场婚姻是天定的,你说你长不大? 菩提的精彩提问,爱身体需要理由吗?
追求个人对婚姻的自主权是产生革命的一个原因,但一旦革命热情走向革命的行动,这部分的自主权就必须再次受到约束。
革命是弱者要建立新秩序的反抗行动,弱者反抗要成功,主要是以和谐的步伐集中力量打击敌人,需要保障革命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革命的价值观一定要是集体主义的,爱无论多么个人层面的事件,都不能脱离个人主义的框架,很难不与革命的目标发生冲突。 如果冲突突出,个人主义必须位于集体主义。 在革命队伍里,结婚既是个人的事,也是组织的事。 有名的二五八团的规定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个规定的具体含义是,年龄在25岁以上,符合8年以上的党龄或者军队年龄、团级以上职务的条件,才能有组织地批判恋爱结婚。
换个角度来说,乌托邦化的爱情最初助长了革命的势头,但革命的实践也可以说恰恰消除了爱情乌托邦。 理论上,革命反对迷信,所以天造地说不被接受,爱的基础将转化为志同道合。 但是,在政治不断变动的情况下,人类的政治角度并不固定,既是志同道合的理由,也是分手的理由,失去了爱的神秘性。 在这里,政治原则取代了门第和财富在以前流传下来的婚姻模式中的作用。
实践中,革命是社会的重新洗牌,是以平等为目标的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 如果将性别问题也纳入资源分配的视角,性别资源的分配也将要求平等。 有人每天晚上都为翻招牌而烦恼,也有人一辈子单身。 这样的社会并不稳定。 如果说来自旧上层社会的青年们对婚姻生活的反抗是革命的推动力之一,那么下层男青年追求妻子的愿望又如何呢? 所以,革命时代的合理选择是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禁止成功者在爱情的名义下多吃。
爱情乌托邦化和反乌托邦化两个方向是在实践中拉锯出来的。 从1949年到~1953年,政府一直鼓励离婚。 理由是打破了过去婚姻生活带来的压抑。但是,从1954年到1979年,采取了限制离婚的另一个方向性的政策。 1954年的转向,是因为革命胜利后,现实中发生了太多与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一些干部热衷于换装,抛弃原来的配偶,以追求真爱的名义再次寻求新的爱情。 在电视剧《亮剑》中,必须向首长介绍对象的医院的政委发出感慨。 这些古老的革命,使资产阶级战斗了半辈子,最终还是喜欢资产阶级的女学生。 另一方面,与白富美结婚的李云龙,虽然嘴上说没有感情,但以怎样才能不被坎讹上为宗旨,对老战友们的更换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宝宝生了炕,现在又开始求爱了。 什么意思?
在婚姻中,不仅仅是爱情,责任也非常重要。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鼓吹自由恋爱,但不认识父母选的大字,和只会打麻将的小脚老婆过了一辈子。 这种理念和行为的分裂,不仅卑鄙,而且值得尊敬。 于是,革命时代,旧道德在婚恋行业大规模复兴,自主选择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是思想和行为上的普遍现象。 婚姻最大限度地回到了生活的本质,家庭越来越多,生产单位是经济生产单位,也是劳动力生产单位,不是感情单位。
回顾革命时代的爱情,人们最大的诟病是,当时的文艺作品几乎消除了人类的七情六欲,使人类成为了革命机器。 爱和性的话题成了禁忌,在公共空之间被清除得一干二净。 其实,这恰恰可以证明恋爱乌托邦的虚妄和无用。 爱情表现上的禁忌和人口爆炸在时间上重叠的事实证明了一切。
小时候看过漫画,至今还留在我的印象中。 有人问我某万元户是怎么成为万元户的,我回答说。 有两个女儿,各自结婚时得到了五千元的彩礼。 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这个历史遗迹除了证明通货膨胀有多严重外,还证明了两个问题。 一、当时婚姻行业的国家干预还在,即通过普及,反对婚姻买卖,提倡自由恋爱。 二、市场机制刚开始的时候,婚恋行业已经欢迎了市场规则的回归。
前几年,结婚离婚时工作人员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必须提供说明的规定被取消,标志着国家几乎完全退出个人婚姻行业,向个人全面做出决定。 集体主义消失了,个人主义崛起了,但崛起的不是西方政治哲学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而是与市场规则直接对接的占有性个人主义。
在市场经济枯竭,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市场社会的过程中,婚恋行业几乎全面市场化,其速度和彻底性远远大于其他行业。 很难想象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买卖婚姻,还有不能买卖的东西。 过去流传下来的婚姻模式具有买卖属性,但上层通过婚姻维持社会地位,下层通过抚养子女、婚配、探亲访友等方式确保家庭延续,而买卖通常局限在结婚的瞬间,婚后将进入相互辛苦共同经营家庭的轨道 但是现在,直到婚姻生活的细节,比如aa制家庭的出现,买卖关系一直可以持续下去。 更何况,不能长时间维持关系。 的市场化由市场经济推动,但反过来又支撑着市场经济。 结婚必须买房子的不成文规定,有几套房子就有几个老婆和婆婆的笑话,都可以证明结婚的结构是如何支撑着房地产市场的。
爱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爱情不构成自足的行业,它需要附丽。 这个道理鲁迅在百年前的短篇小说《伤亡》中就讲得很清楚。 但是,爱情终究不是直接可以买卖的,一旦被买卖,爱情就不再是爱情了。
可笑的是,市场一面绞杀现实世界的爱情,一面拼命重建爱情乌托邦。 从琼瑶剧到《还珠格格》,再到《为什么分手》,画面中充满了情书、玄幻、一丝理想主义的恋爱哲学。 正因为缺少什么,缺少爱,艺术家才需要把浪漫的爱情故事当作精神鸦片来吸。 爱情乌托邦耸立的地方,正是爱情的荒冢。
恋爱市场上活跃的买家和卖家比普通人更需要这种精神鸦片。 因为他们需要把买卖关系包装在恋爱的包装里。 鸡汤对策的段子幽默而深刻地展示了这种爱的营销机制的荒谬机制,坏女人爱有钱的男人,好女人爱有钱的自信和优雅。
在革命的理想主义高于天的时代,爱是朴素的; 在世俗入骨的时代,爱情俨然成为了理想主义最后的实验场。 这真是感兴趣的对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论述婚姻和爱情。 可能太苛刻太理想化了,但在今天的环境下再次品尝,特别有意义。 结婚的充分自由,必须在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带来的财产关系,消除今天对配偶选择产生巨大影响的所有附加经济考虑之后,才能普遍实现。 到那时,除了相互爱慕之外已经没有动机了。
本文:《“李北方:爱情,一个乌托邦的浮沉”》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