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此生只为国家谋”
11月5日,“钱学森诞辰百周年纪念事迹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 此后一个月,展览会在沈阳、广州、西安等城市相继举行,所到之处引起热烈反响 摆脱了重返祖国的重重障碍的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从美国旧金山踏上了回归祖国的道路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钱学森准备了整整20年 1935年,怀着“航空救国”理想和使命的钱学森赴美学习 “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胡狼掌权。 我去美国学习技术是暂时的。 学习一会儿,一定回去为祖国效劳 出发前,钱学森曾向同学这样吐露过心声 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到美国才一年,钱学森就完成了所有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航空硕士学位 1936年10月,钱学森前往加州理工大学,开始学习和研究航空空工程理论 此后,钱学森在科学行业不断取得好成果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和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在加州理工大学附近的街道中心公园度过中秋佳节,他们兴奋地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协商如何早日回国服务 1950年,钱学森计划带着800公斤重的书、笔记本举家回国 但是,美国方面非法扣留了钱学森 对于美方的挽留,钱学森坚定地表示:“我不能再留在美国了。 新中国已经成立。 我一定要回祖国去。 这个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1955年6月,在钱学森不懈的努力和中国政府的谈判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释放钱学森 在回国的游轮上,钱学森兴奋地说:“今后我将竭尽全力,与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投身国防事业,全心全意为中华钱学森回国时,新中国成立不久 为了国家长久独立强大,火箭、导弹的开发和快速发展迫在眉睫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受命设立中国第一枚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起步非常困难 当时设有五院的北京车道沟原武器招待所是野草丛生、人迹稀少的荒凉之地,交通不便、设施简陋 钱学森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对即将进行的导弹专家一无所知 但是,他们在钱学森一笔写的教材《导弹概论》中开始了导弹的基础知识“盲”,成长为共和国的第一代宇航员 随后,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导弹技术学校继续举办 他们讲课的教材都是钱学森推荐的,自己先学明白,不擅长的就问钱院长,再去讲 新中国的导弹事业,就是在这样一边学习,一边讲课,一边结合具体的工作,一边学习的情况下开始的 1958年,中科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领导的领导小组,负责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和卫星探测仪器与空之间的物理设计、研究机构的建设 1964年6月,我国首次成功进行了自行设计的中程导弹飞行试验 1966年10月,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直接指导酒泉发射场用中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导弹飞行正常,原子弹在预定距离和高度实现核爆炸。 这次史无前例的试验表明,中国开始拥有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如今,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空大国,钱学森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上吧。 轻视名利得失注重人才培养钱学森非常重视严谨求实的学风 他总是强调,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创新,必须对科学严格、认真、严谨 工作上认真的钱学森,生活上也特别简朴 钱学森曾经说一件很有趣的事,他说:“我叫钱,但我不爱钱 “钱学森把地位和权势看得像浮云 他不仅亲自把五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科协三届主席、系委员等职务让给了年轻人,就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职务而言也是如此 “钱总是留给年轻人 ”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第一代战术火箭成功后,国家开始制造第二代战术火箭。 钱学森提出让第二代宇航员做帅气的工作,并推荐当时40多岁的王永志担任第二代火箭第一型号的总设计师 晚年的钱学森一直担心和担心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据担任钱学森秘书多年的涂元季回忆,2005年7月30日,温家宝总理首次以总理的身份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向他提出了人才培养问题 从此,温总理每年访问钱学森,共有五次 老先生每次又要提出这个问题 钱学森说:“所谓优秀的学生应该有创新 我们不能背对人云亦云。 这不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创新 “并不打算一生追求虚名,但要尽百年赤子之情 回顾这百年的人生,钱学森用一生的感情、智慧和忠诚,谱写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人生 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本文:《“钱学森:此生只为国家谋”》
免责声明:星空分类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党旗的衍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