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甲午战争的反思”
孔庆东
刊登在《军事文摘》年9月号上)
今年是公历年,农历又是甲午年。 中国人民当然还会回顾两甲子之前的甲午年,回顾那中日之战。 十年前,我作为嘉宾参加陕西卫视的开坛栏目,在北海舰队甲板上,制作了纪念甲午110周年的节目。 被称为百年创伤。 10年后的今天,整理当天的发言,还保留着原来的感慨,也萌生了一点新的想法。
甲午之战的准备。 新中国两代人熟知毛泽东的这句话,叫做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自信之战。 原来努尔哈赤也知道这句话。 虽然也知道他的子孙玄烨和弘历,但是十几岁以后的子孙好像很不擅长。 甲午之战,在大清海军看来,可以说是一场没有准备、没有自信的战斗。 日本海军早就决心与北洋水师进行殊死搏斗,他们在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根据我看到的资料,日本海军在训练时,重点目标是击沉定远舰,他们把定远当作自己的假想敌。 日本陆军练习刺刀时,目标上面画着李鸿章的头像。 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打败北洋水师。 相反,大清方面既没有自己求战的理念,也没有敢于让剑闪耀的战斗意志,当然也没有决战必胜的信念。
战略素养和训练。 说到准备和掌握,这关系到平时训练的潜在问题。 例如,我们多年来一直看到和听到这样的资料。 当时,日本军队拜访北洋水师时,北洋水师官兵在大炮上晾晒衣服,发现炮筒里有很多灰尘。 近年来,有专家反驳这些谣言。 我说这些是没有根据的段子。 这些段子的真实性可能有问题,但本质上批判了大清军的训练水平,看得很细,从非常细微的地方反映出大清军整体的战略素养很差。 细致的反驳无法改变整体评价的不自然性。
中日战争意识。 今天,一些人跟着西方和日本的舆论说,中国的军费过高,威胁着世界和平。 这些人似乎都不擅长,但战争的准备,在和平时期必须每天都讲日新月异的话。 回到当时,要说整体的战争准备,添船换炮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理念,在日本可以从上到下贯彻,但在大清这边,却不能比较有效地贯彻。 日本从天皇到许多富豪的家,都热情地捐款,为海军增添了装备。 而且,大清方面在做什么,反而要挪用海军的经费,慈禧太后要修三海,后来修颐和园。 据一位学者称,这笔钱后来退回了。 但是,至少寅吃了卯粮,误了该更新装备的大好时光。
其实日本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或者说综合经济能力并不比清朝强。 那是打败中国后,战争赔款,一步步实现了现代化。 日本那时国家财政也比较困难,那就是在困难的情况下,万人一心一意先搞好国家硬件。 这时候,慈禧太后躺在权力的安乐椅上,做着万寿无疆的大梦。
毁誉李鸿章 谈晚清,谈甲午,都绕不过李鸿章。 国民之所以认为李鸿章是汉奸,第一是他代表清廷,签订了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失去权力、羞辱国家的不平等条约。 这个历史责任,李鸿章难逃。 他应该有责任。 但是,不仅有责任,李鸿章也有忠告。 他毕竟在那个位置上,所以形势提供给他的可能性很低空。 李鸿章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被当时世界列强公认。 他行军出身淮军首领,而且从治军思想来看,应该说比曾国藩更是与时俱进。 列强高度评价他,日本也害怕他。 后来他去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日本人向他开枪,证明了日本确实对李鸿章有非常大的恐惧。 但是,这些在甲午之战战败后云消雾散,日本人从此不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李鸿章也不再放在眼里。
评丁汝昌。 说到当时北洋水师丁汝昌丁军门,该如何概括呢? 第一,他大节无损,就是说民族气概没有问题。 勇敢战斗,决不投降。 其次,应该说人才稀少,他经过长时间战火的考验,而且努力进取,有谋略和胸怀。 第三,不幸的是,丁汝昌的专家不合口味,他不是海军出身,指挥有外行,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不能说他勇敢。 他想计谋,但找不到点子。 所以丁汝昌这个身体的一生,特别是他的死带有悲剧性。 对于丁汝昌悲剧的服毒自杀,应该有历史的同情,但另一方面,也必须从中吸取教训。 我们现在正是要培养专业合格的领导型人才,像丁汝昌一样爱国敬业勇敢,熟悉专业技能的现代化军官。
方伯谦与民族大节。 浮表的水平。 我们在浏览外国文化时,经常误读。 很多人想象中的美国是好莱坞广阔的麦当劳。 这些是真正的美国文化,还是有美国文化的一面? 美国人在吃麦当劳吗? 美国人什么时候吃麦当劳? 其实美国很多吃麦当劳的都是底层人士,什么工作很累,工作多还没做完的人,都急着买垃圾食品吃。 闲人、收入高的人、有文化的人,很少吃麦当劳。 麦当劳到了中国,怎么了? 大多数人在麦当劳过孩子的生日对我来说很痛心。 就像在垃圾堆里过孩子的生日一样,我觉得这是孩子的荣耀。 美国文明有我们不承认的地方,但它强大是事实。 为什么强? 虽然有很多理由,但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美国人总是感到不舒服。 美国已经是世界的领导者,经济强,军事强,科技强,人都有毒,但它总是说自己不安全,同时也总是给自己制造不安。 那个总是注意着那个国民。 我们必须有凝聚力。 如果我们不感到不安,恐怖主义之类的就会到来。 如果没有恐怖主义,也必须制造恐怖主义。 美国军队,有事就去打仗。 只看战争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它在客观上确实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居安思危是我们以前的人常说的,但现在大多数人都忘了。 自己一吃麦当劳,就以为天下无贼,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事件了。 我们现在在幻觉中到处都是朋友,都是战术伙伴关系,什么是战术伙伴关系? 战术伙伴关系加上同志和兄弟可以吗? 同志和兄弟都打起来了。 更何况是战术伙伴关系呢。 所以,还是要回到古人那里,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汉、唐为什么达到盛世? 为什么是超级大国? 多亏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汉朝面对匈奴不断的挑衅,逐渐集中力量,将贵族赶出千里之外。 唐朝也并用文武平定了突厥吐蕃等外患。 追求稳定,是人类共同的正常精神需要,但在中国,没有内仁外侠的民族精神、居安思危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的政治决断、果敢的民魂、军魂,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全。 只是,如果看到把目前还没有战争、和平快速发展的外交辞令当做自欺欺人的口号,不去思考可能发生的危机,那将是苟且的安全、虚幻的安全,充其量只是南宋首都临安。 在谈论丁汝昌等日清历史人物时,应该观察,不要单纯地评价,也不要把一个个体归结为英雄和狗熊。 我不会在某些细节上否定他的功绩,也不会为了他的功绩而忽视他错的地方。 例如,这位有争议的人物方伯谦,一定在北洋海军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战争中,不能说他没有取得好成绩。 但是,他还是对大祭有损失。 丁汝昌说在大节日里不吃亏,方伯谦怎么样? 我们能说他是民族英雄吗? 方伯谦家的子孙纪念他,这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学术界政界评价过高,这样的人成为民族英雄的话,谁都可以成为民族英雄不是吗? 我们可以为他辩解,但有些方法可以理解,但今天,如果把方伯谦这样的人说成民族英雄,普通人成了什么? 是圣人。 战争中可以举软、弱、白旗,但必须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举白旗。 在自己没有失去攻击和防卫能力的情况下,只想着自己的实力不如敌人而举白旗,会打什么仗呢? 那算双方实力的话,实力弱的人打白旗投降就行了。
军队建设思想和海洋意识。 今天,批判李鸿章的海军思想,以消极防卫为主。 当然,过度责备李鸿章是不好的。 当时举国上下,显然没有比李鸿章更高明的意见,背后还是中华民族整体海洋观的问题,是中华民族整体战争观的问题。 清朝后期,四方面临危机,但朝廷在处理陆上防卫问题上非常积极。 左宗棠去西北办事的时候,朝廷当时是重西北、轻东南,可以说当时西北比较成功。 西北是北京的,整个中国的大后院,无限纵深的后院。 但是,没有认识到海洋这一面更重要,可能比内陆更重要,当时整个民族的认知没有跟上。 在中国古代,海战方面相当先进,无论是船的吨位还是船的机动性能,我都去过相关的博物馆看过哪些材料,但中国人并不是从古代就不重视海战。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大海一无所有,对海外没有威胁,中国人认为大海是天然屏障,海外被认为是化外,大部分人不知道海外还有其他生命,如果有,那只不过是相当于高级兽的未开蛮夷。 后来发现,海外来的人,人的水平都很高。 但是,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明白这一点。 整个民族的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这些洋鬼子真的有比我们更好的生活技能。 而且,很多人认为鬼子的膝盖不能弯曲。 中国战败后,欧洲许多国家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吉利海峡来了,法国来了,德国来了,还有荷兰,比利时也来了。 于是大臣对皇帝说。 “比利时和西班牙这样的国家不存在。 这是英国自己瞎编的。 他们想得到更多的钱,又不好意思,所以又虚构了两个国家。 也就是说,我想得到两个钱。 你会发现清朝的地理观念非常落后,不知道世界的基本格局。
中西航海的目的不同。 近代崛起的海洋国家,它们的海洋观与其生存密切相关。 中国航海的代表措施郑和下西洋,不是生存的必要性,而是这个国家认为自己过得太好了,必须出去炫耀天朝的威风。 郑和的庞大舰队航行到红海,遇到一个国家的一个部落,一上岸就把东西送人了。 你看,我们家很富裕,我们家有这个,有那个,有老子,有孔子,有绫罗,有绸缎,有红瓦,有青花。 寄出去后,说不去我们家喝了,就回来了。 这就是郑和下西洋文化推进队。 许多海洋国家的崛起,随着海军的崛起和海盗的崛起,其生存总是到达转折点,必须崛起。 用我们的国歌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西方国家是近代的,总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例如鸦片战争,其背景是英国欧洲贸易体系内的经济状况非常差,欧洲很早就将其排斥,必须在东印度企业中独霸天下。 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对英国来说是围棋的殊死搏斗,必须获胜。 清朝对这种情况并不知道清朝的心情是安心掠夺。 日本也是如此,但甲午海战的输赢对日本关系来说非常大。 如果它不获胜,今后就没有强国的地位。 它赢了之后,就可以利用挖出的这个大桶的钱,彻底完成它的现代化。
美国的文化和住所岌岌可危。 回顾甲午,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例如今天,许多人把美国作为所有世界和所有国际来看美国,但只看到它的浮表水平。 我们在浏览外国文化时,经常误读。 很多人想象中的美国是好莱坞广阔的麦当劳。 这些是真正的美国文化,还是有美国文化的一面? 美国人在吃麦当劳吗? 美国人什么时候吃麦当劳? 其实美国很多吃麦当劳的都是底层人士,什么工作很累,工作多还没做完的人,都急着买垃圾食品吃。 闲人、收入高的人、有文化的人,很少吃麦当劳。 麦当劳到了中国,怎么了? 大多数人在麦当劳过孩子的生日对我来说很痛心。 我觉得和在垃圾堆里过孩子的生日一样,是孩子的荣耀。
美国文明有我们不承认的地方,但它强大是事实。 为什么强? 虽然有很多理由,但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美国人总是感到不舒服。 美国已经是世界的领导者,经济强,军事强,科技强,人都有毒,但它总是说自己不安全,同时也总是给自己制造不安。 那个总是注意着那个国民。 我们必须有凝聚力。 如果我们不感到不安,恐怖主义之类的就会到来。 如果没有恐怖主义,也必须制造恐怖主义。 美国军队,有事就去打仗。 只看战争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它在客观上确实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居安思危是我们以前的人常说的,但现在大多数人都忘了。 自己一吃麦当劳,就以为天下无贼,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事件了。 我们现在在幻觉中到处都是朋友,都是战术伙伴关系,什么是战术伙伴关系? 战术伙伴关系加上同志和兄弟可以吗? 同志和兄弟都打起来了。 更何况是战术伙伴关系呢。
所以,还是要回到古人那里,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汉、唐为什么达到盛世? 为什么是超级大国? 多亏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汉朝面对匈奴不断的挑衅,逐渐集中力量,将贵族赶出千里之外。 唐朝也并用文武平定了突厥吐蕃等外患。 追求稳定,是人类共同的正常精神需要,但在中国,没有内仁外侠的民族精神、居安思危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的政治决断、果敢的民魂、军魂,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全。 只是,如果看到把目前还没有战争、和平快速发展的外交辞令当做自欺欺人的口号,不去思考可能发生的危机,那将是苟且的安全、虚幻的安全,充其量只是南宋首都临安。
本文:《“孔庆东:甲午战争的反思”》
免责声明:星空分类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为托派翻案的“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