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变局”:毛泽东与“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上
领悟七千人大会的召开方法(代序) [/s2/]
陈晋
1962年初召开的扩大中央实务会议,以其7千人空前的规模载入史册,研究历史的人,更应该把这个会议称为7千人大会,但其正式名称,反而有点陌生。
这个会议为什么要扩大到7千人? 为什么要开27天? 中央领导对会议的构想和诱惑经历了那些变化? 与会者的心情和讨论发言情况如何? 最后达成了什么协议,做出了什么决定,处理了这些问题? 这样开会,对后代有什么启示? 这些等,只要填写空式回答,似乎就不难了。 要理清来龙去脉,提出会议核心,恢复当时的政治气氛,明确中央领导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过程,明确执政党在当时情况下的决策方法,并不容易。 缺乏对三年大跃进的探索实践及其主题的正确把握,缺乏对中央领导当时决策过程的仔细研究,没有发掘和积累大量详细的会议资料。 特别是会议准备的详细情况和参加者的发言复印件很难实现。 《变局-七千人大会的始末》这本书我想大致已经完成了。
作者张素华是我的同事。 她于20世纪70年代末来到中央文献研究室。 当时也被称为毛泽东主席的出版委员会办公室。 工作很简单,就是通过党的重要文献研究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史。 晃晃悠悠30多年,《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是她第一本个人书。 几十年的积累成为一部历史作品,在现代学术史上已不常见,也可以知道其历史知识和材料的牢固程度。 这样,这本书在2006年发售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靠材料说话的认真的史作成了畅销书。 现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又根据网民的需要,发表了新版纪念这7000人大会召开50周年。
我在2006年读了这本书。 当时感受很多,书中描绘的七千人大赛的举办方式还有一些有趣的东西。 在此,尝试整理如下。
1962年初,党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实务会议——七千人大会,不仅以其空以前的规模载入党的史册,还通过上下通气和上下交流的讨论处理现实难题,总结实务经验,为后世所启示。
召开这样大规模的会议,本来是为了应对粮食短缺这个当时非常具体和重大的课题。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全国粮食全面紧张,到1961年11月中旬,粮食采购计划只完成了当年任务的20%,京、津、沪三大城市随时都有粮食短缺的可能。 为了应对1954年实行粮食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政策以来前所未有的这一困难,党中央专门督促6个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研究方法。 结果,许多与会者表现出害怕困难的情绪,答应中央要求的粮食购买数量后,可能难以回去执行。 中南书记陶铸建议,找全国的地委书记到北京开会,沟通思想。 这个提案似乎印证了中央迄今为止的基本评价。 关于粮食产量,地方干部没有完全陈述旧的真相,只有从思想上处理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才能完成粮食购买计划。 为此,毛泽东不仅同意陶铸这个提议,还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邀请县委书记们也参加。 这就是7000多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实务会议的由来。
怎样才能沟通思想呢? 毛泽东的构想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实务经验,理清道理,把会议看成小整风。 于是,中央在1961年11月16日发出的召开扩大的中央实务会议的通知中,确定会议将首要讨论这几年的实务经验和端正的实务风格问题。 员工中存在的不正确观点和做法是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不重视诚实,不顾国家收购农产品任务的大局,单方面只考虑当地,只考虑农民。
通过粮食采购计划的执行召开了大型会议,总结了经验,体现了中央略知一二的正确评价和值得提倡的指导做法。 当然,这也不是灵魂的作用造成的。 以往在调整和制定经济计划时,已经发生了中央指示执行不力的情况,许多地区和部门强调局部优势,向中央陈述条件,觉得前几年工作做得不够好,中央也没有统一和确定的解释。 因此,召开7000人的大会是形势使然。 从中央关于举办七千人大会的通知和后来起草的大会报告来看,当时设想的大会主题实际有两个。 一是总结经验,明确大跃进以来的成绩和缺点。 一是处理问题,反对业务中存在的分散主义。 但是,这两个主题不是并列的,总结经验是为了反对分散主义,要点是后者。
把分散主义作为首要矛盾,不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符合当时现实情况吗? 从毛泽东对大会报告的解决方法来看,中央似乎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毛泽东在1962年1月30日的七千人大会上证实,这次会议开始时,刘少奇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准备了报告稿。 这篇稿子,还没有经过中央政治局的讨论,我建议他们,先不要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马上发给参加大会的同志们,请大家评论,发表意见。 同志们,你们有各方面的人,各地方的人,有省委、县委的人,有公司党委的人,有中央各部门的人,你们大多离下层很近。 你们要比我们中央常务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更了解情况和问题。 另外,你们可以站在各个岗位上,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 为此,请提出意见。
七千人大会在1962年1月11日举行时,没有举行开幕式,而是直接将大会报告发给与会者阅读,小组讨论,征求意见。 讨论一开始,还是热烈起来了。 许多与会者显然不同意报告中提出的反对分散主义的主张。 一些省份表示,工业存在分散主义,但必须如此。 否则,不能调动地方快速发展工业的积极性的农业不仅没有分散主义,相反,集中太多折磨着农民。 据某省称,现在不是反分散主义的问题,而是反主观主义。 很明显,地方干部和中央的认识不一致,提倡反主观主义,尖锐地触及了大跃进运动失误的原因,传达了地方干部还没有与几年前糟糕的领导风格挂钩。
中央发现了1月15日会议上讨论的这个重要动向。 是多次以本来的主旨开会,还是根据现实情况重新编写报告? 党中央和毛泽东16日作出果断决策,充分听取地方同志意见,重新组成报告起草委员起草大会报告,明确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要求统一思想后再写新闻稿件。 这个决定实际上把大会本来意图的两个主题的关系从以反对分散主义为中心,变成了以总结大跃进运动的经验教训为中心。
总结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大家拥护。 但是,在如何总结经验的问题上,认知并不一致。 由于中央鼓励人们大胆思考和具体解体,一段时间后争论热烈,很快就突破了中央原有的认知范围。 无论是新成立的报告起草委员会内部的讨论,还是大会的小组讨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样的三面红旗还没有升起,但是如何看待1959年庐山会议,中央提出的1963年至1972年远景规划的构想指标是高是低,分散反对主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会者还就原报告中较为抽象和笼统的大跃进失误的原因进行了更具体和深入的讨论。
例如,原报告强调大跃进失误的首要原因之一是经验不足。 大体上,这当然是对的。 但是,在分组讨论时,很多人主张,任何问题都不能归结为经验不足。 光凭没有经验,不能说明某个省的失误特别严重,但据说某个省的区比较轻,有些平静的省区甚至粮食都不怎么减产。 可见这与各省、市、区负责同志的领导风格有关。 有人说,这些年来,人们上面追求的经济高指标,有的人确实相信而不怀疑,有的人认为随大流而不怀疑,指标高更便于鼓舞和动员大众。 这三种情况确实和经验不足有关。 但是,有两种情况不能说是经验不足。 一个是,心里觉得达不到高指标,却不敢说。 一个是,明明知道做不到,却坚持做得到,是为了迎合领导。 这两种情况显然是思想作风的问题。 这样的讨论直接触及到了党内政治生活是否缺乏民主气氛的问题。
此外,与会者认为,中央强调多进行调查研究是正确的;但是,必须处理如何调查才能了解真相的问题。 1958年,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县委书记,是基层最多的一年之一,国务院多部部长也下来了,周恩来不得不责令各部留下部级干部留守,以免中央有急事找不到人。 可见,各级干部工作并不缺乏调查研究。 问题是,虽然瘫痪了,但不容易知道真实的情况,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即使看到或听到,回来后也不敢反映真实的事情。 结果表明,调查研究表面上很猛烈,但缺乏实效性。 这样,失误的关键归结于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民主气氛的问题。 小组讨论中,大部分省份的省党委书记都在谈论缺乏民主气氛的问题。 有人说当时党内出现了四不中的现象。 没有在报纸上发表的不幸中; 中央没有说话的文件没有规定的不使用; 上司没说的话。 基于这样的四不说进行调查研究的话,就会看不到表面上没有的实际情况,听不到人嘴里有的心里有的声音,自然也就无法提出各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观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大会报告第二稿更具体地分析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 刘少奇于1月27日在大会上对讨论情况进行了口头报告。 毛泽东在1月30日的演讲中,就中央吸收大会意见的情况,评论说,报告第二稿是中央聚集7000多人讨论的结果。 没有你们的意见,我就写不出这篇第二稿。 第二稿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较大的修订。 这是你们的功劳。 我听说大家对第二稿的评价不错,我觉得这样很好。 如果用一般的会议方式而不是这种做法,先来报告再进行讨论,大家举手赞成,那就行不通了。
毛泽东1月30日在大会上发表的这篇讲话是对会议讨论情况的真诚回应。 其中心意思是讲民主集中制,强调无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要让群众讲话,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错误,一定要自我批评,接受别人的批评 毛泽东还从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刘邦被谏项羽主观武断的故事中,证明刘邦赢了,项羽输了不是偶然的。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演讲中再次带头承担了大跃进失误的指导责任,并进行了自我批评。
会议预定在1月30日结束。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延长会期,以便在北京过春节( 2月5日)。 延长的几天你要做什么? 毛泽东说。 “要处理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有些同志说不出话来。 在中央开会,还不敢说话,回了地方就更不敢说话了。 我建议让别人喘口气。 不呼气,不能统一。 没有民主主义,就不能集中精力。 因为连呼吸都没有。 积极性怎么调动? 这个提案显然有助于落实会议的认知成果。 毛泽东只讲了一个故事就宣布总结经验的事件结束后,地方领导干部的心理疙瘩还是很难解开。 并且,他们希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经验总结事件更加具体、更加深入。 这样,1月31日至2月7日的会议以放气、顺风为主,即各省、市、区、部委听取地、县两级的意见,探讨过去几年的缺点,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于引发这次大会的粮食收购问题,不再纠缠,中央根据现实情况减少收购任务,反对分散主义也使会议主题逐渐淡出。 这些方法使与会者心神不宁,认为这次会议的总结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是实事求是的真正贯彻思想路线。
民主主义气氛活跃的话,大家的心情也会平静下来,认知也会统一。 下一步是落实到为克服总结的经验教训而采取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上。 毛泽东在1月30日的讲话中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七个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总结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因为,只有走总路线是不够的,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在工、农、商、学、兵、政、党的全方位,有了适合情况的具体方针、政策、方法,才能说服群众和干部,同时把这些作为教材,让他们统一起来 七千人大会前后形成实施的工业七十条、农业六十条、商业四十条、高等教育六十条、科学十四条、文艺八条等,特别是七千人大会后,中央大刀阔斧地调整国民经济,在大跃进时期盲目上马投资巨大的一点工程,削减城市生活人口等,当时
为处理粮食收购问题而引出的本来是反对分散主义的大会,短短不到一个月,从中央到县级的领导干部就这样在认知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这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当今人们不再面临当时讨论的哪些具体难题,但七千人大会的举办过程和做法,沉淀出了足以让后人体会到如何解决难题、总结经验的启发。
第一,处理难题,必须上下浮动空气,在相互作用中找出难题背后的深刻原因。 在员工中产生了一点难题,根据立场的不同、感受的不同、对现实情况的理解的不同,看法也会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寻找应对方法,不要只着眼于具体的现象,而必须首先探索背后的根源。 要统一思想,避免主观武断,把结论强加于人。 开会不是简单地接受你的主张,而是要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分歧说实话。 如果是符合实际的讨论,也可以改变本来的会议主题。 每个人如果发扬民主主义,就可以去各自偏颇的地方,回归到一起,就可以达到认知统一的目的。
第二,总结经验,需要具体排列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分解,找出焦点问题,提出具有对比性的处理方法。 如果只是说抽象和普遍的话,基本上只谈怎么样、基本上怎么样、原则上怎么样,对于具体的问题不知道措辞。 这样总结具有共性的所谓经验也可以,但不鲜明。 可能会很高兴,但不痛不痒,很可能很快就会停止,最终很难从根本上处理问题。
第三,在对要处理的难题形成共识后,要提出处理难题的具体政策、具体措施和具体方法,并逐一贯彻于实践中。 这样,总结经验才真正全面取得实效。 历史事实证明,七千人大会前后制定的切合各行业现实的具体实务条例,以及大会结束后较为有效地调整极度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对扭转我国当时严重困难的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纠正1948年土地改革中发生的偏向时,毛泽东曾经指出领导的责任,就是不仅要指出斗争的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还要总结具体经验,迅速向群众宣传这些经验,防止错误再犯 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在我们不断总结和运用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不断前进、快速发展的。
以上是我读《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的几点体会。
备受瞩目的书,当然会见仁见智。 对网民进行各种各样的启发,是理所当然的效果。 作者邀请我写这本新的纪念版序言,可能有点长了,但还是多次完善了写下一个方面的体会,表达了对严肃的有史有材党史记述的尊重。
本文:《“解密“变局”:毛泽东与“七千人大会””》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