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地下党自身建设与群众组织策略探析”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群众组织战略迅速发展成熟、正确运用的时期。 适应沦陷区和国统区城市环境的变化和党组织的状况,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法,坚决实行隐藏影子精锐、长时间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机会的方针; 在险恶的环境中,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战略,以各种形式建立和利用团结组织和群众的工作; 在民主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地下党组织以共产党员三勤三化融入社会、扎根社会的做法立足,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工作。 这些策略不仅在城市地下党组织中隐藏了骨干、积蓄了力量、赢得了人心,也为抗日战争后期党组织的迅速发展积攒了足够的组织力量。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群众组织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强弱。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地下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群众组织策略迅速发展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彻底纠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错误,以开放的姿态走向社会,成长为全国范围内、广泛范围内、大众范围内、思想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党。 另一方面,沦陷区和国统区城市地下党组织要适应生存和斗争环境的变化,坚决实行影子精锐化、长时间伏击、力量积累、等待机遇的十六字方针,采取灵活多样的建设和群众组织战略,深入群众,扎根社会,
抗战爆发后,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对支部工作的认识不完全,对支部工作的开展缺乏经验。 有些地方建立了党的基层支部,但支部的政治功能没有得到比较有效的发挥,许多支部长期处于不工作的瘫痪、半瘫痪状态。 [2]与这种情况相比较,1939年6月10日,陈云在《解放》第七十三期发表了《支部》一文,系统地阐述了支部的地位、设置大体、首要任务等基本问题。 陈云认为,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成长的首要源泉。 [3]党的政策主张和口号只有依靠支部才能牢牢深入群众。 只有依靠支部的日常推进和组织动员,群众才能在党的政策主张和口号下团结起来进行革命。 由于支部的这种地位,党有必要依靠支部吸收新党员实现党的力量扩大,依靠支部培养党的干部,教育指导党员。 关于应该以什么样的大框架设立支部,中国共产党认为按生产单位组织支部,党的城市街道支部是具有暂时性质的支部。 [4]陈云在阐述支部的作用这一问题时指出,支部不仅应该发挥组织的形式,还应该实质性地发挥核心堡垒的作用。 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支部确立基本工作,将这些工作分工,支部各党员同志贯彻执行。
刘少奇指出,作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没有把党的组织形式到任何组织形式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死亡公式[5]。 党的组织形式和实务做法是根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政治任务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6]环境和实务条件以及党的政治任务发生变化时,党的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和实务方法也必须改变。 另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和实务方法适合当时当地的环境,首先应进行两种估算。 一是充分估计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 二是严格估量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习性、道德优势。 [7]据此决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和实务方法。 据此,这一时期,党还根据沦陷区和国统区城市环境的一些变化和党组织的情况,坚决贯彻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法,捂影精锐,长时间埋伏,蓄力,伺机而动的方针。 1940年夏天,南方局向所属省委、特别委员会发出《紧急通告》,要求地下党组织尽可能短而精,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杂乱无章。 1941年5月8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大后方党组织实务的指示》,要求大后方党组织打破组织上的官方主义,在特务严密监视的部门不建立党支部,党员独立活动,上级与其个别联系。 通常,不支出支部会,只在个别接头进行党员转移时不转嫁党的关系由原组织进行联系等。 1941年夏天,周恩来主持召开南方局会议,明确了缩小各级领导机关,建立平行支部,实行单线联系,尽量深入社会,严格秘密业务制度等措施。 利用党内短小精悍、大体上、而且大后方广泛革命的社会基础,通过扩大党外活动,达到了巩固大后方即敌占区党秘密组织的目的。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是党对群众的组织化程度。 只有在沦陷区和国统地区险恶的环境中,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战略,才能把群众个人团结在一起,围绕在党的周围。 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利用各种公开合法的团体在党的周围组织广大群众(/s2/) ]
上海沦陷后,以前公开的抗日团体无法继续存在,党做出了改变组织群众的方法和形式的决定。 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改变旧的抗日团体常规的组织形式和名义,争取其本质存在,使他继续快速发展群众基础,更加扩大和深入。 但是,如果一些抗日团体已经在群众中树立了其威信,同时群众不愿意改变其名称废除组织,那么还是应该维持,但是其组织机构一定要严密化、灵活化。 排除其中的破坏分子,但不是不让其他抗日各党各派分子参加。 相反,必须团结一切真正抗日的积极分子,建设更加牢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 把这些团体中的积极分子组织在党的周围是非常必要的,要对这些积极分子更加深入群众,指导群众的一切抗日斗争和日常生活,努力使这些团体成为党想要领导的抗日组织。 其次,散布在各地各生产部门及各群众聚集场所的积极分子及其自发小组织,要以各种名义、各种做法组织和联系他们,加强教育和指导。 为了杜绝对这些许多积极分子和小组织的歧视,组织越来越多的群众,必须积极争取、援助、推动他们,进而建立各种抗日团体。 再次,对于国民党领导的抗日群众组织,我们要多次从群众的角度和民主的角度大致做以下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在同一个产业部门,我们必须与之合作,如果有同一个组织,就推进它,扩大我们在他们之间的政治、组织影响和领导地位。 如果群众不信任该组织,就必须动员群众进行批评和民主改造,说服该组织中的一些优秀干部和群众,实行员工的转变。 在我们没有组织的时候,必须动员群众参加,充实和改进其工作。 [8]最后,在这些抗日团体以外,以各种形式和方法,根据各阶层群众的切身要求和痛苦感,组织起来。 这样,在把广大落后群众引入我们周围的同时,也可以这样得到公开组织的存在。 根据这种形态注入抗日反汉奸的复制品。 而且,许多落后的封建组织和集团,必须尽可能地启发他们的民族思想、正义感和国家人格意识。 另外,进行各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组织中的工作(如商会、同业公会、市民会等),将这样的组织争取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9
根据这项决定,抗战初期,上海地下党将所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公开抗日团体变成了经济性、职业性、学术性、娱乐性和联系友谊性的合法团体,将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 例如,如果将银色产业员工的战时服务团重组为银色领域的职员联谊会,会员将达到5000多人。 由华裔外国员工组织的华裔战时服务团改组为以游乐为活动形式的华联俱乐部,迅速发展会员6000多人。 上海店员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益友社,是地下党领导的部分爱国青年以联系友谊的名义组织的革命团体,会员最多达1万多人。 地下党通过职工教育组织、宗教和慈善组织,举办各种劳动者文化补习学校、补习班等劳动者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党的工作。 从1939年到1940年,仅上海这样的补习学校就有49所,参加学习的劳动者约有5000人。 此外,利用同乡会、兄弟会、姐妹会、钱会、禁烟酒会等群众自发组织,团结了中间相对落后的员工。 这些分散规模狭小的组织,可以在斗争中多方面动员群众,一旦环境不允许统一的群众团体公开存在,也可以杜绝,继续维持党与群众的联系。 10
为了组织群众,这一时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还探索了许多组织群众的策略。 首先,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参加群众组织或成为某个组织的领导人,以提高对群众的吸引力,减少政治或社会上的阻力。 其中,让社会名流等担任团体的领导职务和名誉职务,是地下党员获得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的常用途径。 这些人的赞助和参与,不仅保障了团体的活动经费,减少了员工参加团体社会活动的担忧,也使团体更容易获得公开合法的地位,大大扩大社会影响。 其次,根据群众的生活环境、习性、政治自觉等,形成鲜明对比的形式各异的群众组织已成为现实。 群众组织只有切实满足群众的诉求,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聚集群众,团结起来。 最后,挽留要点和关键部门的群众组织开展业务,推动其他组织的建立,进而带动相关部门的群众。 十一
(二)利用建立据点的方法组织和团结群众(/s2/)。
据点建党是这一时期我们党为适应国统区险恶环境而创造的新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 皖南事变后,国统区城市政治环境进一步恶化,党的组织实行避难隐蔽后,党员与进步分子实行单线联系,到1942年初,用这种方法联系的重庆地区进步青年增加到88人。 像这样完全采取一个一个单独联系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另外,多个积极分子也要求组织起来,命名,加强相互联系,加强同党联系,有利于集体学习和战斗。 周恩来了解这些情况后,指示南方局青年小组以灵活的形式组织进步青年。 关于组织形态,他说:“索性‘ 作为据点吧! 我们在敌人后面布置了几个据点,这里也有几个‘ 据点。 [12]其次,南方局青年小组首先在重庆地区的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建立据点。 这样的据点通常分别有三五人或六七人。 它既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也没有固定的章程制度。 但是,各个据点都有通过交友自然形成的核心群体,成为在一个单位或其附近地区开展青年事业的规划者和组织者。 在中心成员周围形成据点的基本成员,还通过广泛的交友和秘密的、公开多样的社团活动,将本公司的进步青年和中青年联系起来,团结起来。 据点只有纵向关系,不会发生横向往来。 据点这个称呼当时没有传到下方,但是据点成员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有指导地进行的。 十三
到1942年底,青年群体直接间接联系的据点迅速发展到9个,各据点联系的进步青年有252人。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工厂、学校、企业也建立了据点。 这些据点团结了许多青年积极分子,积攒了革命的力量。 南方局的妇女团体、经济团体也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据点。 据点在当时起到了巧妙地掩护党的组织、隐藏凝聚革命力量的重要意义,成为党连接群众的无形桥梁[14]
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群众组织体系向不同形式转化,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 其中,党的基层党支部、党群以及独立活动的广大共产党员在这种动态的组织体系中起着直接的领导作用,以公开合法因地制宜的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指导动员广大群众。
这一时期,在民主政治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沦陷区和国统区的城市地下党组织以扎根社会的做法立足,开展党的群众工作。 为了适应这一时期地下斗争的环境,贯彻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将其具体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勤三化的策略。 在这一时期能提出三勤三化的策略,也是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白区城市实务经验教训的结果。 当时,许多党员没有和群众生活在一起,不能充分融入基层群众,过着领取组织补贴的机关化生活。 结果,如果机关遭到破坏,许多党员将被逮捕。
三勤是指勤业、勤学、勤交友; 三化是指社会化、职业化、大众化(或合法化)。 [15]这要求党员在本职工作中不断学习,勤奋研究业务,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 党员还必须广泛结交朋友,广泛深入社会所有单位。 在三勤三化中,职业化是最核心的拷贝。 只有党员干部有职业掩护,其才能立足社会,在群众中扎根。
(一)深入社会基层各行业,巩固自身职业地位,团结影响周围群众(/S2/) )。
以普通民众身份深入社会各行业和各方面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工厂公司还是学校,都必须忠于职守、勤于工作、品德高尚的正派人。 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这一点的党员干部,才能真正深入社会基层,扎根其中,进一步增强自身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权威,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拥戴,从而达到使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的目的 例如,作为普通工人进入本来就没有党的力量的上海内外的棉一厂、二厂工作。 由于她对那个熟练的技术和热情洋溢的人的态度,她很快就得到了工厂工人群众的信任。 随后,党组织陆续派遣党员到该厂成立党支部,支部党员积极开展活动,与职工群众交朋友,经常到女工家闲聊,帮忙做家务。 [16]据此,支部各党员周围团结了大批群众,党员也据此与群众保持密切关系,成为善于影响和动员他们的群众领导人。
(二)通过广泛塑造大众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取得一点点的效果(/s2/) )。
在造就普通大众方面,并且如果能造就在大众中影响力大的人,往往能发挥更多的效果,团结一个身体带动更多的人。 群众中有影响力很大的人,例如,一点点的老工人、老职员身边经常有很多群众追随。 通过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并对此开展思想教育事业,进一步吸收入党,构筑接近和团结广大中间群众的桥梁,使广大群众接近和影响党,最终实现党在群众和党中扎根的群众事业面的扩大目的 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文件中党支部的任务之一总是考核周围的群众,从中选拔那些群众是最有威信的最有能力的分子,它们是次要分子等,取得良好的快速发展[17]。
(三)积极参加各种自愿合法的群众组织,利用群众社会生活习惯,真正与群众一体化(/S2/) )。
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险恶环境中,社会民众形成了团结互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惯。 基于这样的现实,当时深入社会基层的党员为了达到接近和扎根群众的目的,往往首先通过建立以前流传下来的彩色各种组织形式来吸引群众的参与。 流传至今的颜色组织形态包括同乡会等具有封建宗教色彩、为大众所熟知的组织形态。 在这些组织中,党员干部最初多以普通成员身份为组织成员服务,逐渐树立了这些团体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进而党员干部也赢得了这些团体组织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在沦陷区和国家统一区的城市,地下党组织坚决贯彻三勤三化的方针,将公开的救亡运动转变为深入社会各部门内部的群众工作。 这不仅使地下党组织隐藏精锐,积蓄力量,从而在社会中扎根,而且使群众工作更加深入,赢得人心,度过难关。 这一切都为抗日战争后期党组织的迅速发展、国家统一区民主运动的兴起、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也积累了雄厚的组织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6 .
[2]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17。
[3][4]陈云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5-146。
[5][6]刘少奇选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6-317。
张闻天文集:第2卷[m] .北京:中国共产党史出版社,: 293,308 .
[8][9]关于新环境下上海组织工作的决定( 1937年12月29日) )。
[a] .党史资料丛刊:第2集[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陈绍域、滕文藻、林健柏.白区斗争纪实[m]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182183。
朱华.获得权威的上海地下党群众实务的历史经验和启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44-146 .
[12][13][15]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19261949][m] .重庆:重庆出版社: 394-401。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南方局大事记[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202 .
[16]张祺.上海工运纪要[m] .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支部,1991:117-118。
[17]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5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97 .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