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星空网站目录平台的站长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避免浪费时间: 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0
  • 快审网站:0
  • 待审网站:3
  • 文章:11488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速递 >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发布日期:2021-05-30 02:24:02 浏览:

毛泽东出身于农家,一生简朴,以身作则。 在延安,他和指挥官们一起,亲手挖地、浇水、施肥、耕田、不贪图个人享受、尊老爱幼、讲法三章等故事,始终铭刻在人民心中,我党就是好的

熊云,四川华人。 1933年加入红军,曾任中央军委机要科翻译、华北特种兵新设工厂政委。 1983年6月,我还在《星火燎原》的时候,从他那里听到了毛主席在延安参加大生产时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1942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加忙碌了。 他喜欢晚上的工作,有一忙就通宵的习性。 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了。 在大生产运动期间,他总是忙一晚上,第二天下午像往常一样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起参加劳动。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当时,熊云在中央机要科当翻译。 他们和议长一起住在枣园。 枣园里有一排窑洞,被两堵墙分隔成三个院子。 主席住在北边的院子里,机器住在中间的院子里。

机械科的同志们看到主席在工作,休息时间却很少,担心他累坏了身体。 在主席前往地头期间,如果他们几位要人合计一下,就急忙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助他挖掘土地。 主席笑嘻嘻地望着他们这十六七岁的青年,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帮助,说:“你们挖掘的土地,不是我的劳动,而是自己的劳动。”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这样,毛主席花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往地上浇水,长肥,种了西红柿和辣椒等蔬菜。 青翠的蔬菜、饱满的果实点缀在树枝上,把枣园后山的山坡装饰得更加美丽。

中央机关要科的同志们,看到这丰收的景象,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因此非常感慨。

河边响起的咕噜咕噜、清脆的喇叭声吸引了延安军民。 警卫们更高兴的是,这次毛主席出去开会再也不用骑马行走了。

老红军杨辛克,贵州松桃人。 抗日战争时,我担任过毛主席的警卫。 后任抗大学生、八路军129师358旅教育干事、辅导员、公安总局科长、豫西地区副专家、贵州省工业厅副厅长、省经委副主任。 1983年6月,杨辛克同志让我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坐车还是骑马发生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在抗战时期的延安,中央领导到处都是骑马、走路。 一位华侨给延安送了两辆轿车,警卫士兵们高兴地说,这次毛主席外出开会,再也不用骑马和走路了。

但是,没想到在分配车的时候,毛主席考虑到军事工作的需要,提出要照顾年龄大的同志。

大家都愿意给毛主席配轿车,但在他的坚持下,一辆给了负责军事业务的朱老总,另一辆给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

有一次,毛主席骑着马去枣园开会,在回去的路上,马突然受惊,把主席从马上摔下来,左手摔伤了,手腕肿了。 担任警卫的水槽又着急又害怕。 主席看到他很紧张,安慰地把马缰绳递给他,自己走回延安。

事故发生后,朱老总和五老不得不把车让给毛主席,连车都来到主席面前,都被主席赶出去了。

与大众同吃同住、共同工作是毛主席对儿子的合同法的第三章。 一点领导干部的腐败,往往是由孩子引起的。 如果他们也使用毛泽东的这篇约法三章,党内为什么会发生由孩子引起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的人。 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营长、团参谋长,建国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随所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理处顾问。 现在请回想一下。 1983年12月他对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再次产生了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的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同志来了。 身材高大,肩宽,体格强健,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服,很精致。 他注意到这个人很眼熟,在哪里见过? 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 这里原来是墓地,被称为杨家坟。 中央机关搬到杨家岭后,在这里种了花草和瓜菜,变成了小院子。 现在,红菇鸡冠花、紫幽灵牵牛花、黄橙南瓜连成一体,别有一番情趣。

田志芳坐在石羊背上,拿出整风文件准备看第二页。 那时,我和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青年慢慢走过来,仔细一看就是那个眼熟的新同志。 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地交谈,一边从他身边经过。 他马上问周围的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是毛主席的儿子。

噢! 天志芳突然拍了脑门,怪不得看起来面熟还是毛主席的儿子?

但是,他又有疑问。 毛主席的儿子怎么和我们一起吃炉子? 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我们这碗小米饭和鸡蛋吗?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总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毛岸英‘ 第三章要求他和大众一起寝食难安,一起工作。 啊,原来是这样啊。

过了一会儿,我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 之后,在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 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 问了一下,毛主席派自己的儿子去了最艰苦的山区,去了劳动大学。 在那里,他和农民同居工作。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作为领导人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严格,教育边远地区的军民。 由于党的领导人这样以身作则,延安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强烈。

本文:《“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