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当年的“谎报军情”该负多大责任?”
根据先知的《毛泽东传》,毛泽东在1961年6月12日的中央实务会议上发表了演说,强调了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作为那几年经济建设遭受重大损失的教训,他说。 “认知的客观世界是阶段性的,没有任何例外,我也不例外。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一定要受到惩罚。 我们受到了惩罚。 最近三年受到了很大的惩罚。 在这里,毛泽东特别提到要警惕受骗。 他说他撒谎了。 河南省委一位书记对他说河南的食堂半机械化很普遍。 其实没有。 是展览会的机器。 随后,邓小平到河南考察该县时,该省党委书记连夜从郑州展览会运来了该机。
河南省发生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 毛泽东说:“1959年某省本来只有240亿斤粮食,硬说有450亿斤,多估计了210亿斤。 (四高)高指标、高估生产、高征发、高用粮、解腹吃饭。 这个省是河南省。 毛泽东的话里举了河南的例子,似乎对当时河南某些人的虚假行为印象太深了。
伟人也上当! 从《毛泽东年谱》揭示的细节中,可以看到这种诈骗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让我举一个例子。
1960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天津召开全国农村事业部长会议,谭震林(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农业,中央财经集团副组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廖鲁言),当时是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河北省委、天津市委负责人刘子厚、万晓塘讲话
毛泽东:国内的国际形势比1月上海会议的时候好一点吗?
谭震林:一直很好。
毛泽东:我该怎么办?
谭震林: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四化,威力相当大。 今年的工业总产值可能会翻一番。 粮食形势也很好。 我们派了十几个考察团到安徽阜阳地区考察,结果表明,他们反映的资料实际上,其死亡人数个别,多病人痊愈,流失人数少,而且粮食相当可观,不在九两以下,实际数字比这多。 他们那里(指河北省)的大名县也被称为有粮食问题。 我们也派人去摸了摸,其实每天不是八两十二两,而是吃一斤。 人的脸通红,不像吃着八两粮食。
毛泽东:实际情况不太清楚。 在掩饰生产的人当中,有很多报告很少的人,也有很少报告的人。 不仅中央的人不清楚,省份的人也不清楚。
谭震林:据悉,现在一些县委手上的粮食,省里不知道,一些地委也手上有粮食,省委也不知道。
毛泽东:这是件好事。 虽然藏在省委里。 这是贫穷的结果。 因为穷,所以穷的话就隐瞒。 河南统一销售面很大,全省大部分人都统一销售,不至于吧? 我不相信。
谭震林:这证明了他们手里有粮食。 如果没有粮食,他不会做那么多吧。 所以,实际吃的不是他们报告的八两、九两、十一两、十二两。
毛泽东:那太好了。 那我感觉又好了。 今年能得到多少粮食?
廖言:今年大约6千亿斤。
毛泽东:你保证多少?
廖言:保证领取6千亿斤。
毛泽东:用你的说法,有可能超过六千亿美元吗?
谭震林:超。
廖言:今年肯定增加了一亿五千万亩的播种面积。 可能得到了两亿亩。
请观察这个对话的时间。 是1960年4月,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关键时刻。 此时,能否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战胜天灾,纠正工作失误,避免发生重大损失,特别是农村饥荒,具有决定性意义,准确了解现实情况,是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 作为农业第一负责人,这些官员向最高司令报告的是什么样的军事情况? ! 形势大好,万众辉煌,工业产值翻番,农业保证大幅度增产,宛若黄莺的燕舞,一派奇特的景象。 但是,1959年天灾和人祸造成的粮食总产量比1957年减少了500亿斤,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饥荒的征兆。 在毛泽东担心并特别提出问题的河南省,发生了信阳地区大规模饥荒的严重情况,但这些官员的报告无所事事,反而解说说他们手里有粮食,没有粮食他就不会那么做,让充满担心的毛泽东松了一口气,轻松了一点。 更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在安徽等地,明明基层已经在中央反映了农村的灾害情况,却被认为隐瞒了生产,派遣视察团以现场调查为证据否定了基层的正确反映。 这种农民隐瞒生产的说法,在许多地方征收过量,成为农民吃不上粮食的依据。 众所周知,安徽成为后三年困难时期的重灾区之一,得不到及时救助是一大因素。
谭震林和廖鲁言等人可能不打算故意欺骗主教练。 他们可能被他们派出的十几个考察团骗了。 不管谁撒谎了,最高决策者得到的消息一定完全背离了现实。 与农业部和其他一些部门一样的虚假军事情报严重延误了对毛泽东和中央地方实际情况的掌握,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1960年上半年,国内粮食紧缺困难已经突出,但由于农村灾害报告严重滞后,国家粮食净出口达到250万吨以上。 直到1960年11月,李先念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写信。 面对明年春荒的困难,必须坚决克服这个困难。 克服这一时困难的方法,除了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外,还需要考虑进口12亿斤粮食或越来越多的粮食。 李先念特别提出以上意见,同意后,应立即处理进口; 太晚了。 如果来不及运输的话,马上就不起作用了。 毛泽东立刻指示“完全同意”。 可以进口20亿斤,更好。
据说在战争年代,毛主席的用兵真的像神一样。 这个也不错啊。 但是,毛泽东擅长的四渡赤水在他面前失败过。 那是遵义会议明确毛泽东党内和红军的实际领导地位,恢复军事指挥权后指挥的第一场战役土城之战。 战斗中失败的首要原因是信息错误。 据当时军委总部作战参谋孔石泉回忆,来自敌人的报纸是我们收到的,‘ 旅行是‘ 团,这是因为估计敌人是两个团的兵力。 根据当时敌军的编制,一个旅的兵力是一个团的三倍。 一字之差,使战场力量在一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挫折。
毛泽东是公认的伟人,但他不是神。 不能期待他能计算出来。 没有先知。 他的卓越发现,要有内在的秋毫和高瞻远瞩,首先要树立正确把握客观实际情况。 作为对比的例子,毛泽东在保卫延安的战役中,用两万多兵力挫败了国民党胡宗南20多万大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数百人的小队伍从敌人大部队眼皮底下经过,安然无恙。 为什么能做这个呢? 非常重要的是,我们非常了解敌人的情况,但是胡宗南部队因为失去了可靠的信息源而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失去了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独自活动的自由。 他的移动需要防卫者的跟进,也必须听从防卫机关的安排。 毛泽东对此很生气,但没用。 因为这是党根据最高利益制定的组织纪律。 这样,毛泽东就不能像延安时那样和隔壁窑洞的老乡随便说话了,也几乎不能进入菜市场打听行情了。 另外,要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国家首脑整天理万机,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做。
那么,他是如何了解情况做出决定的呢? 自然依靠各级组织的下属情况而进步。
用那个大跃进年代标志性的钢铁指标1070万吨来说,这个因严重脱离现实而被批判的高指标是怎么出来的呢?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 华东区报告称,华东地区钢生产能力仅1959年就达到800万吨,冶金部报告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超过3000万吨,国家经委也报告1959年中国钢产量可超过英国即2500万吨。 以这些报告为依据,毛泽东提出了1958年钢铁产量是否会从去年的535万吨达到1070万吨的构想,并征求了大会的意见。 但是,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对这个指标感到不安。 他担心有无法完成的危险,找了几个省市负责人和冶金部负责人详细询问了钢铁产量1070万吨这个数字是否可靠。
当时冶金部办公厅主任负责建设和规划的袁宝华参加了这次谈话,并在他写的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这次谈话的情况。
因为不安,毛泽东采取了逐一询问的方法。
他首先向上海市副市长马天水说:“可以吗? 马天水说。
之后,他对鞍山市委书记赵敏说:“可以吗? 赵敏说:“很好。
毛泽东又问了武汉市委书记,也说可以。
毛泽东先后询问了太原、重庆、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等主要钢铁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大家都说很好。
我问冶金部副部长刘彬,刘彬说:“我管理生产。 我是冶金部副部长。 毛泽东说取决于你的想法。 刘彬回答说。 “是的,我们做了计算。
毛泽东询问了冶金部的具体建设和计划分家袁宝华。 “你经常接触基层,到底有没有信心? 袁答:冶金工业的生产,从矿山、冶炼、轧制到机械维修、运输有10个环节,我们种了10面红旗。 如果能竖起10面红旗,宣传他们的经验,我想是有希望的。 毛泽东观察并询问。
随后,毛泽东采访了钢铁大总管冶金部部长王鹤寿。 王鹤寿说:“只要主席下定决心,我们就能动员全国力量实现这个目标。 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是可能的。
最后,毛泽东向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询问了薄一波。 薄一波的回答是:“主席先生,我是‘ 登上1070报纸,登上报纸后,大家看看,义无反顾,努力奋斗。
这次会谈,足足有两个小时。 之后,毛泽东向陈云副总理表示:“1070万吨,似乎还可以。 陈云很不安,和王鹤寿去袁宝华商量了一次。 陈云说。 “到底怎么样了? 请你们给我精打细算。 在毛主席那里不能细算。 在我这里请你们细算一下。 袁宝华应陈云的要求,根据现有基础和炼钢设备能生产多少,新建的高炉、小转炉能生产多少,按公认的生产能力打折。 精打细算后,他的结论还是不错的。 因此,陈云也认为这个数字是有希望的。 陈云对毛泽东说:“我和冶金部的同志细算了一下,好像有希望。 陈云是个谨慎的人,说话总是很谨慎。 有了他这句话,毛泽东明确了1070万吨钢铁指标。
这就像一场大战役前的预备会,面对慷慨激昂、求战、斩钉截铁、大获全胜的将军,作为全军司令,毛泽东除了抱着强国之梦,还能做出什么反应呢? 在这样的过程中,没有理由说领导是独断决定的,但他有没有想过,昂首挺胸地说话的官员,真正有信心,在多大程度上迎合了上司? 几年后,袁宝华想起这件事时,沉痛地说。 他说:“这次毛主席的讲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对重大问题抓住细节,一个个问,在场的人一个个都不落。 实际上报告假情况的责任在我们身上。 显然不行,但我坚持要捶胸顿足。 … … 是我们在那里骗了毛主席。
工业是这样,农业的高指标为什么不是这样? 1958年粮食丰收,但被严重高估,实际产量不足2500亿公斤,但估计为4250亿公斤。 根据这个产量计算,全国平均人均粮食占有量为650公斤。 据《人民日报》报道,一个人离开肚子吃饭每年要吃约500斤。 由此得出粮食已经多到吃不完的结论,出现了放开肚子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和在食堂吃饭不花钱的方法,填补了未来严重的粮食短缺祸根。 资料显示,4250亿公斤的高估值来自两个负责农业的人写的报告《人民公社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首要情况、问题和意见》。
正如毛泽东所说,基于虚假信息的决定一定会受到惩罚,那三年受到了很大的惩罚,毛泽东对此非常痛心。 他在1960年6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指标之所以总是那么高,是因为相信下面的统计,累计打折的话是可信的。 … … 例如关于农业,他说今年1月去年的粮食产量是五千四百亿斤,到了6月,减少了六百亿斤,到哪里去了呢? 棉花,本来是四千八百万担,现在是三千八百万担,少了几千万担,去哪儿了? 。 这些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他无法得到现实确切消息的无奈之情。 但是,毛泽东没有把沉重的木板撞到部门负责人身上,而是自己负了首要责任。 然后,以这句话为中心强烈警告了全党。 “希望同志们回去后,进行调查研究。 郑重要呼吁全党今年创造一个实事求是的年头,希望同志们回来后大力掀起调查研究之风。
回顾新中国探索强国之路的历史,假冒军方信息导致高层决策失误的现象令人痛心。 在我们这样一个可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的国家体制下,高层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大局的生死成败,高层决策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情况的正确理解。 如何防止这种谎报军情,特别是报喜不忧的现象,如何确保正确的下情,如何才能顺利地把老百姓的声音传到顶端,是我们国家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