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战场的胜利首要归功于粟裕吗?”
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东战场上,我军经历了胜利-失败-胜利的过程。 1946年6月战争开始后,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到苏中七战七捷,陈毅指挥山东野战军在泗县攻防战中败北。 那年9月,敌人李延年兵团以粟裕主力在苏中作战,长驱直入徐州方向淮阴、淮安。 山东、华中野战军主力都未能恢复,结果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沦陷。 华中野战军主力撤退到苏北后,打算逐渐接近山东野战军主力,歼灭东进的敌人李延年兵团。 毛主席对这次战斗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那年11月,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4万多人,想歼灭侵犯涟水的敌人整编74师(李延年兵团主力),但这次战役没能全胜。 12月,山野华野调集24个连队兵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进行宿北战,歼灭敌整编69师等3万3000多人。 第二年1月,山野、华野主力又在鲁南歼灭了5万多敌人。 之后,两大野战军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先后获得莱芜、孟良崮等大胜利。
当时的参战将军叶飞、赵启民等人叙述了华东战场初期的失败和胜利。 他们认为,战争初期的一些败局是兵力分散,两大野战军各自作战,以免兵力结成一拳。 之后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大捷是贯彻毛主席集中特点的兵力作战。 但是,今天,一些记录文学的作者和许多军迷,特别是《无冕元帅粟裕》一书的作者张雄文,向将军简要总结了华东战场的胜负。 他们把华东战场初期的败局,如泗县、淮阴战败一事说成陈毅无能为力,把之后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大捷归功于粟裕的指挥。 粟裕的一些崇拜者主张,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如东北四平、本溪和华北大同、集宁一样在各战场战败。 如果华东战场没有粟裕,解放战争不知道会怎么样。
事实上,泗县、淮阴、四平、本溪、大同、集宁之战都属于城市攻防战。 战争初期,我军打城市攻防战常常失败。 甚至粟裕布置的海安攻防和二战风波也不例外。 这是因为我军没有战斗阵地攻略战的经验,当然必须支付必要的学费,但从损失来看,大同、集宁之战有7000多人,泗县之战有3000多人,二战涟水有6000多人死伤。 而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的大捷,则是我军满怀信心地战斗。
今天,许多粟裕的崇拜者还认为,华东战区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歼灭敌人43万多人,之所以大大超过其他战区的歼敌人数,是因为拥有粟裕这样无双的优秀将领。 实际上,华东战场第一年的歼敌数量中,属于粟裕指挥的最多不过半数左右,这还包括协助陈毅指挥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 在粟裕这个歼灭20多万敌人的数字中,属于敌硬核桃部队的不过数万人,首要的是重组74师和第一快速纵队。 虽然同期的东北战场只歼灭了敌人13万人,但歼灭的几乎都是敌人的硬核桃部队,包括新1军9个步兵团中的5个团。
这些人还无视了解放战争开始时我军有华中、山东、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五大战术区的事实。 华东战区包括华中、山东两个军区,其中华中军区受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指挥。 将两大战术区的战果与其他一个战术区相比本身就不科学合理。 如果说华东战区的战果要归功于粟裕,那就更不能接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战斗是团队力量的结果。 例如,宿北战是陈毅明确打击目标,陈士榘制定具体作战方案,陈毅、粟裕共同指挥的。 另外,鲁南战役前夕,陈士榘力主北上马励武,粟裕主张南下歼灭74师,最终陈毅采纳陈士榘的主张,得到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批准,获得享誉国内外的鲁南大捷。 莱芜之战也提出陈毅先北上打击李仙洲,取得了一举歼灭敌人5万多人的辉煌胜利。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绩如何? 他指挥下的战役有苏中、涟、豫东、济南,连同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的歼敌人数,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总战绩70多万人。 就算算上他协助陈毅指挥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渡江之战,粟裕的歼敌人数最高也有120多万人。 根据新编出版的解放军各野战军战史资料,我军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1065.8万人,其中第一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51.9万人,歼灭国民党各色武装土匪12.9万人,共计64.8万人。 第二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部队230万人,歼灭国民党土匪武装部队100万人,共歼灭敌人330万人。 第三野战军消灭国民党正规军、地方保安部队、武警部队、土匪武装共计247万人,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88万人,歼灭国民党土匪武装部队135万人,共计323万人。 另外,军委直属的华北军区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非正规军和土匪武装101万人。 根据这些统计,根本得不到没有粟裕就没有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结论。
事实上,我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发挥朝鲜世界第一的陆军威风,就是依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毛泽东指挥的中央苏区进行了第三次围攻,敌我兵力分别为10万人比4万人、20万人比3万人、30万人比3万人不足,最大的比差达到10倍。 但是,在毛泽东出色的战争艺术指导下,我军以这样劣势的力量以微弱的胜利,分别歼灭了1万5000人、3万人、3万多人的敌人。 在以后长达20年的烽火岁月中,我军首要运用毛泽东的战术战略进行了战争。 解放战争前期的苏中战争中,我军3万多人迎战敌军12万多人,歼灭敌人5万3000人。 在涛之战中,我军5万人迎战敌军30万人,歼灭敌人1.7万人。 陕北三捷,我军3万多人迎战敌军26万多人,歼灭敌人1.4万人。 我军以劣势兵力取得了几十次、几百次辉煌战绩。 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的战争奇迹。 今天的一些军队球迷说多亏了战场指挥官,特别是林彪和粟裕是不可替代的战神。 定陶战、陕北三战三捷也是林彪和粟裕指挥的吗? 、
诚然,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的胜利规模最大,但这是因为华东我军兵力最充足。 华东解放区包括山东、华中两个根据地,也就是包括我军在内的两个最优先战术区。 华东野战军成立时有十多个主力纵队,而当时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只有三四个主力纵队。 因此,华东野战军胜利大,敌人多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是两大战术区取得的综合战果,当然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大战术区。 更换林彪、刘伯承、彭德怀指挥到这里也一样。 也就是说,不能说粟裕会来代替。
今天,粟裕崇拜者中也出现了神论,认为如果解放战争初期敌人力量那么强大,华东战场没有粟裕这样的神将,共产军将无法抵挡国军主力的攻击。 华东战场一旦崩溃,其他战场也将崩溃,共军只能学习抗联,流亡苏联! 真的是这样吗? 解放战争开始时,华东战场敌我兵力分别为46万和42万,也就是说双方兵力接近1比1,与中央苏区反围剿时差不多,国民党只有将其430万大军推入华东战场,才能成为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那样的兵力对象 完全不能说华东的战局有多严重。 陈士32;对华东战场的胜利充满信心。 他的理由很简单有力。 当时日本军队也没能战胜我军。 更不用说国民党军没能战胜日军。
华东我军战争胜利不是因为有粟裕,而是换成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等其他指挥官,在华东战场上同样能取得辉煌的大胜。
本文:《“华东战场的胜利首要归功于粟裕吗?”》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