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坚决与反毛反共势力斗争的老革命麦辛同志”
10月9日晚,魏威同志的女儿魏欣同志给我发了邮件。 这是来自麦辛同志孩子麦路、麦桥的麦辛同志的讣告。
告诉所有长辈和亲密朋友,我们亲爱的父亲麦金因癌症扩散,治疗救治无效,于年10月7日11时28分在北京去世。 享年88岁。 为了控制现在的疫情,没有进行凝聚性吊唁活动,已经于10月9日上午在八宝山火化了。 感谢您多年来对我们父亲和我们全家的支持和关怀,衷心感谢。
看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感到震惊和事故。 我知道麦金同志去年春夏之交得了轻微的中风,同时很快治愈恢复了健康。 春节的时候,我们互相发了问候信。 为什么这么快就染上癌症扩散了不治之症呢? 这不可避免地让我失去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沉痛惋惜。
麦辛同志祖籍广东南海,1932年出生于广西柳州,比我大11岁。 1949年入伍后,从事文艺、文化、推广工作,经验丰富,39军文工团创作人员、“志愿军战士”见习助理、“解放军战士”助理、“解放军报纸”、“组长”职称高级。 他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第四届理事,北京市杂文学会第二、三届理事。 我1988年退休了。 退休后,先后担任《中流》杂志副主编、《中国城乡发展报》副主编、《天人古今》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他从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丰富。 写《毛主席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报告文学《将郝大姐的遗爱珍藏在心底》、信息纪录片解说词《沙漠寻水记》、文艺评论《革命强中强》、杂文《世界公民考》等,《鲁迅佚文编辑》 山东快书《张万深夜探敌岗》、相声《讲祖国》等分别在第四野战军、东北军区和志愿军比赛中获奖。 立过一次三等功。 麦辛同志是老革命,也是老、老新闻人、老情报工作者。 作为同行者,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好师长。
麦辛同志经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他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无愧于共和国的功臣。
麦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 71年的革命实践表明,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s2/]
我和麦辛同志交往了20多年。 我们是人民军队的战友,也是知心朋友,友谊深厚。
话说回来,我和麦辛同志的认识和友谊与我们尊敬的魏巍同志和他主办的《中流》杂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中流》是我们的纽带,魏巍巍是我们的磁铁。
我记得。 1992年盛夏的星期天,我去北京图书馆看书。 在一个书架上,偶然发现了几本《中流》杂志。 我打开一本,门上写着主编:林默涵、魏巍、副主编徐非光(常务)、麦辛、朱洪。 看了那个发文,更吸引了我的目光:
本刊的诞生,… … 不愿意仅仅用一点刊物就从根本上打破和扭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恶性泛滥和文艺垄断、思想头等阵地的极端异常局面。 我只是想通过它,给那些重复着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同志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声的阵地。
《中流》是为对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而创立的,它本身就是与这种思潮作斗争的产儿。 这决定了它的根本性质和使命。
海外敌对势力进一步推波助澜,将中国推向其‘ 世界民主大家庭的脚步。 他们是国内的所谓‘ 精英们相互呼应,相互合作,上下贯穿,来头和势头都不寻常‘ 社会主义,‘ 埋葬马克思主义的大合唱。
我们毫不隐瞒地相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是救国强国唯一的正确道路。 … … 我们愿与思想文艺战线上一切抱有相同信念的同志一道,投身思想战线中游,迎风破浪,排除阻碍社会主义前进的种种障碍,对文化艺术思想行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反应,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回答
在这两种社会制度、两个对立阶级激烈战斗的时代,在社会主义祖国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当我担心党和国家前途的时候,看到高举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的好出版物,兴奋和兴奋之情难以言喻。 我记得那天我在图书馆,一天到晚忘了吃饭,一口气读了那几本《中流》杂志。
从此,我订阅了《中流》,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久,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我认识了麦辛同志,认识了他,交往了。
1997年11月7日,我写了评论苏联解体的稿子《里加乔夫的悲剧》,发给了麦金同志。 仅仅四天后,麦辛打来了电话。 “魏威先生看了你的稿子,想见你。 我很乐意接受邀请去。 1997年11月13日下午,在麦辛同志的陪同下,赶到西山八大处北京军区大院内魏威同志的住所。 这是我第一次和魏威同志见面。 从此,我开始了和魏威同志的交往。
1999年春夏之交,我从部队退休了。 退休前,魏巍巍同志真诚地邀请我退休后到“中游”工作。 他说。 “我们要把‘中流’部建成革命性的部。 愿你助我一臂之力。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
1999年3月22日,虽然上级尚未下达辞职命令,业务也未交接,但我等不及到达“中游”,接受了常务副总经理的工作。 因为社长张常海(原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没有参加杂志社的工作,所以我在魏威同志的直接指导下,担任财务、发行、人事、行政管理等工作。 2000年11月,魏威同志又让我做常务副总经理兼常务副主编的工作。 就这样,我第一天去《中流》上班后,我和麦辛同志一起工作了。 直到2001年8月《中游》停刊。
在20多年的交往中,麦辛同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从他那里看到了宝贵的东西,学到了很多品德,风格,作风和精神。
《中游》是高举马列毛主义旗帜的刊物,麦辛在《中游》从业11年,坚定信仰马列毛主义,积极推行马列毛主义。 国内外敌对势力轻蔑地称《中流》为左刊,他们憎恨家与乌,当然称在《中流》工作的同志为左派,当然加极字,是极左派。 魏巍以来,我们《中游》编委会的同志自然被归为极左派,麦辛同志就在其中。 客观来看,我们是极左派,是对我们的中伤,但说我们是左派,名副其实,恰恰如此。 在共产党的词典里,左派是革命派,是社会主义派,是毛泽东派,是马列主义派。 在非毛化、反毛化思潮中,左派不再受欢迎,但左派的称呼,应该是无上的光荣,证明了我们与反马列毛主义右派,和非毛化、反毛化势力划清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和现实中都出现了假冒的左派。 实际上,它们是改良主义派、保皇派、伪左真右派,哪个左派在魏国和威威作势,马辛,和我们“中游”的同志,完全不是一路人。
《中流》发文词提出的再三四个项目基本上,前一个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证明了多次高举和捍卫马列主义旗帜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麦辛同志的表现是不可动摇的,他热爱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从思想到行动,都忠实于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线。 在《中流》工作的十多年里,经过他的手拿到几千、上万的稿子,都是多次这个基本的。
有两件事。 记忆犹新。 一是他积极参与了批评李志绥、中伤毛主席的斗争。 1995年,自称毛主席私人医生的李志绥在美国和台湾出版了回忆录,书名为《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这本书是在美国和台湾的反毛、反华、反共势力的操作下出版的,这本书欺骗和侮辱了许多孩子,诋毁和侮辱了毛主席。 这本书在国内外流传非常多毒,影响不好。 对于这本书,魏巍同志怒不可遏,在他的指挥下,迅速总结稿件,揭露和反击了李志绥及其背后势力对毛主席的谣言中伤。 魏巍同志亲自起草了一封公开书信《我们对羞辱中国反共的丑恶表演李志绥及其回忆录的看法》。 随后,他让麦辛同志负责与毛主席身边的秘书、警卫等工作人员的联系。 最后,经过麦辛同志多方联系,辛勤工作,共有135名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签名,除毛主席身边的秘书、警卫、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外,还有知名人士臧克家、欧阳山、王稼祥夫人朱仲丽、王震夫人王季青等。 公开信发表后,影响非常广泛。 李志绥及其后台遭到了痛斥。 不久,一个叫李志绥的失败者,在我国人民正义的谴责声中断气而死,惜一命。
另一个是比较一位领导人错误讲话的斗争。 2001年7月,一位领导人在党的生日上发表的演说中,对歪曲历史唯物主义、否定剩余价值理论、抛弃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两个理论基础、美化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家、为资本家加入共产党发出了巨大的绿灯,使无产阶级成为共产主义 面对如此严重的错误取向,麦辛同志的角度很坚定,以魏巍同志为首的编辑委员会同志一致认为这话是错误的。 用魏巍同志的话来说,如果允许我们共产党进行剥削行为的民营企业的广告主入党,那共产党是什么? ! 于是,编辑委员会开会集体决定,《中流》不支持这个故事,不转发。 7月正是麦辛副主编的值班,负责第8期杂志的投稿业务。 他认真执行编辑委员会的集体决定,没有安排其谈话。 对此,有关部门发现后,找到麦辛同志,立即将其送到印刷厂撤回排版的大样,重新编排稿件,施压将某领导人的讲话安排在第八期《中游》杂志上。 麦辛同志态度坚决,他向有关部门的人表示:“这是编辑委员会的集体决定,我个人无权改变,把他们顶回去了。 有关部门必须亲自到印刷厂撤回稿件,然后宣布《中游》停刊。 在麦辛同志投稿的第八期中,不仅没有转发那个错误的演说,还刊登了像魏巍同志那样正面批判的文案。 四个项目几乎都是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吴志远(为什么要否定中产阶级的存在? 伯阳)1%的人占45%的财富的想法等,都是有分量的复制品。 第八期被有关部门杀害,没有出发,但我们大体上没有向反马列主义的错误势力妥协投降。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盛行的背景下,搞左刊、搞左派,没那么容易,必须要有敢于重复真理、勇敢战斗的精神。 在这一点上,麦辛同志的表现很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麦辛同志在文革中受到打击和错误解决,被解放军派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当工人。 他被平反后重新回归军报工作后,没有考虑个人得失,展现了共产党员广阔的胸怀。 我和他一起工作交往的20多年里,从没听他抱怨过那件事,也没改变过他对党、毛主席、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度。
麦辛是一位有强烈革命事业心的老同志。 自《中流》创刊以来。 麦辛同志担任副主编,协助两位主编进行日常约稿、选稿、组稿、征稿、出版,以及与作者和网民的联系,解决群众来信等大量业务。 十多年来,麦辛同志一直兢兢业业,听凭怨恨。 除了审查修改稿件的日常工作外,还编辑出版了《海外飞鸿》、《海外赤子》、《中流文萃》、《像我们唾弃的中国人》等多本书,扩大普及,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 为了完成这个刊物,麦辛同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麦辛同志公爵忘私的人品令人钦佩。 麦辛同志对名利地位看得很淡,他从不关心个人得失。 《中流》实行主编负责制,设有主编、总经理、常务副主编、常务副董事长、副主编、副总经理、编委、部、财会部等多级业务分工。 从《中流》创刊开始,麦辛为副主编,徐非光为常务副主编。 之后,将马蓑伯和我增加为常务副主编,原编辑刘朝兰、陈志昂也加入为副主编,同时排在麦辛同志前面,但麦辛同志作为《中游》的第一副主编,一直没有改变。 我作为后来者,无论资历、能力、业务水平,都远远不如麦辛同志。 对于主编和编辑委员会这样的安排,麦辛同志并不介意。 我不在意。 工作依然踏实,一如既往。 麦辛同志如此高尚的人品,让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麦辛同志一直保持着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我刚到《中流》的时候,工作条件很困难。 两个简易办公室还兼作仓库。 办公室没有空调,也没有沙发,七八个公司的领导只有两张旧办公桌和一张旧乒乓球案,几把椅子也断臂系着绳子。 这些总会有办法的,但是工作中最不方便的是没有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有两台电话。 因为经费紧张,所以不能打长途电话。 更严峻的是,经费已经不够用,全体员工,包括过了几年七旬的老同志,都挤着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麦辛同志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自觉地和大家同甘共苦,不求报酬,无私地服务,重复了十一个春秋。
为了度过经费上的难关,处理好煮饭断档的问题,继续处理好刊物,在魏威同志的指导下,我们采取了一些增收节分措施,以应对目前的困难局面。 在这方面,麦辛同志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做了很多工作。
1999年7月1日,麦辛不辞劳苦,陪同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全国唯一不实行分田到户、保存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结缘。 迎接我们的是78岁的老书记雷金河同志。 在我们证明了来意之后,他热情地告诉了我们。 《中流》杂志,我觉得读起来很好。 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好刊物。 我们决定帮助你们,让你们输氧,先给你们x万,以后每年给你们处理一点。 请你们在上面好好战斗。 我们在下面支持你们。 不要走苏联的路! 不能搞资本主义! 老书记的话,麦辛和我都很感动。 很遗憾,两年后,雷金河去世了。 至今周家庄人民公社的体制没有改变。
麦辛同志自私勤奋的精神很感动。 他竭尽生命继续奋斗。 在《中流》工作期间,我们副主编中,只有徐非光同志会计算机,我和麦辛都是计算机盲。 《中流》停刊后,我们俩都学了用电脑写作。 在接下来的20年里,麦辛同志坚持创作,不停止笔耕,利用网络博客不断发表随笔、散文、诗、评论等作品。 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都给我送大书。 其中有《拾之八九》( 2008-2009 )、《尔担怀易担集》)、《一二一篇》)、《移山纪》)、《意、意》)、《呻吟曲》)、《遣留之什》)、《意和义》前后12卷
特别感动的是,他的伴郎的病逝并没有影响或停止他的文章。 2019年3月,他因中风住院。 出院后,在医生的建议下,被孩子阻止,决定停止动笔。 然后在2019年6月,出版了封面上注明是终刊号的《风情不变》一书。 但是,那年9月,他又“用刀子切断莲藕的线”(
麦辛同志每次发博文的新作都发给我,我每次收到他的作品都给他写回信,表扬他,关心他的健康。 我在他的回复中这样写道:
你一年出一本书很难。 所有的书,都是你心血来潮写的,是你思想、精神、知识升华的结晶。 正如我说的那样,今年多舛,妻子去世了,给你很大的打击,但是我依然有着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写文章,文章能力也不弱。 佩服你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虽然体弱多病,但请观察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十年来,你从不缺少写作。 书很丰富啊。 恭喜你,恭喜你! 你已经到了米寿之年了。 我该动笔了。 你的孩子非常关心你的健康。 他们是对的。 你要注意休息和颐养,不要把自己累坏了。 你已经很勤奋了,正在努力。 你这种精神很宝贵,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激发了麦辛同志这支永不停息的毅力和精神呢? 最近,我读了麦辛同志的博文集,终于找到了答案。 本来是魏威同志对他的鼓励。
麦辛同志在年写的《在海外远征中反击非毛反动势力的战史》的第一页(1)是魏巍<; 新语丝·; 追悼冷西>; 在“补证”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这个实际情况。 他写道:
2008年夏天的一天,我和孙瑞林同志一起去301医院的高干病房探望生病的魏威同志。 正好他文集以外的最新杂文集《新语丝》《魏威文集续一卷》刚出版。 那天,他精神饱满,高兴地把书分别给我们看。 特意告诉我的。 里面有文案也提到了你。 你写的东西太少了。 还是应该写。 我点了点头,沉默了。 我理解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待。 他继续这样写着。 “当时,我是化名(马望野) )开始在网上写博客,精神也变得很好。 如果需要的话,我想会写得详细一点,但必须等到能以本名(麦辛)发表。 何况,就算现在写,也没有媒体可以发表的! 所以我一直在拖延。 魏威同志不幸去世后,这件事总是压在我的心里,我有时想起来就想不开,确实离不开了。 现在的这个文案是用来安慰我全心全意为魏威同志举行逝世五周年祭,永生九天以上的老酋长的!
结束这篇悼词时,我想起了曹操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到了晚年心大了!
也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 春蚕至死方尽,蜡烧成灰,开始流泪。
想起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的最后一段:
我们必须学习他无私的精神。 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成为对人民很有利的人。 一个人的身体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相应的精神,就会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道德的人、远离低级趣味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
是的,麦辛同志是曹操、李商隐诗歌中的老骥、春蚕和蜡像,是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中备受赞誉的人。
小辛你走吧! 麦辛同志不朽!
( 10.18 ) )。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