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后冷战时代”
冷战是西方精英主义者的“底层反弹”,是西方以扩军备战方法为名,肃清内部思想和统一认知,拯救西方丛林法则基础上的精英主义制度。
冷战表面上表现为东西方关系,而冷战实质上是南北关系。 冷战表面上被安排为对迅速发展权和优先权的争夺,冷战是对世界许多人口生存权的威胁。 冷战(/h ) )被西方刻意包装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冷战是西方以追求排他性的资源分配地位为基础而引发的深刻矛盾。 冷战按照西方的说法以和平的制度竞争结束,冷战的根源 根据美国的安排,越来越指向核战争和种族灭绝,按照美国最著名的策士亨廷顿的说法,是“文明的冲突”。
总的来说,冷战是西方白人民兵在守势下“攻守”的,而冷战则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结束守势后转向了彻底的攻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服务于从一个国家向 全球尺度宣传丛林法则,在全世界建立统一的优势金字塔,目的是将处于边疆生存状态的世界绝大多数人口进一步推向毁灭的悬崖。
中国是美国实现其全球目标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障碍和限制力量。 这不取决于中国政府的主观意愿和政策选择,也不取决于中国选择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而是由13亿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快速发展权客观决定。
一、对五十年后冷战的回顾
冷战是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者故意发起的“在攘夷之外寻求安居”的内部思想清洗运动,其目标有三个。 是遏制西方社会内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否定思潮,对外打压 承销,协助建立以现代化和民主主义为意识形态象征的精英主义。 以资源和经济军事方面的特点将苏东集团拖入常规军备竞赛加大经济困难; 支撑着毫无普遍意义的头发 展的典型四小龙,最终也促使中国这样的国家建立精英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导向型的快速发展战术,其结果促进了世界市场 类产品价格的竞争性下降,极大地有助于西方国际市场垄断利润的顺利实现和扩大,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垄断价格上的竞争性价格交换和进口机制
1、消除内部威胁是冷战的主要目的 至今尚无充分证据,苏联曾对西方构成严重威胁,现实中对西方社会制度的严重威胁,是西方内部知识精英和民众对西方 基本社会制度的 西方之所以以威胁为借口制造战争恐怖,以此为手段梳理精英和民众的思想,西方之所以在外部与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对抗,首先是为了服务于 内部的思想肃清的需要。
美国和西方主导冷战的发生,有两个方面的目的。 一是跨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追求将苏联引入军备竞赛。 二是将反思大(/h )战达到怀疑西方根本制度的知识精英在国内作为战争恐怖主义来对待。 前面的目标是正面的,后面的目标是反面的。 因为苏联没有迅速发展威胁西方社会的军事力量,也没有适当的证据表明苏联有足够的意志威胁西方。 但是,西方社会内部的精英和民众阶层对西方精英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和深刻反思,足以导致西方社会根本制度的崩溃和推翻。 这两个目的 一个是对内和对外,相对于对内的目标居首要地位,正如毛泽东在1946年说的,由美国主导发动冷战的目的是“攻击美国人民”。 必须对外完成的任务是确立垄 断资本的国际特征地位,这两个目标都是为了维持西方资本家对整个世界(包括国内和国外)的统治地位。
由于对西方根本制度被放弃的严重担忧,西方精英主义者产生了强烈的“底线反弹”情绪,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拯救资本主义制度。 马歇尔计划极端违背 ,背负着美国极端的现世主义,支撑竞争者的根本目的是拯救死去的资本主义制度,扩军备战和麦卡锡清洗的目的,同样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实行 思想上
2、对西方精英主义制度的根本威胁力量在西方内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3月,英国首相劳动合作。乔治在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反对战前局势的劳动者之间,不仅有不满,还有强烈的愤怒和反抗意识。 现有的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 ”。 到了1931年大萧条时期,这种情绪进一步高涨,扩散到精英阶层。 汤因比 说:“1931年的这一年根据明显的特征不同,与‘战后’的几年前不同,也与‘战前’的几年前不同。 1931年,世界各地的所有人都在认真思考,坦率地讨论西方 社会制度失败、失灵的可能性”。
1945年二战后,这种反思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这个水平被苏联战胜纳粹(德军伤亡的88%是苏军取得的战果)的巨大威望进一步扩大。 即使是最 自私自利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破天荒地对欧洲竞争对手进行了输血治疗。 欧洲的虚弱是美国培养的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功绩和最初追求的效果,由于这种 良好效果产生的负面效果——对西方根本制度的深刻反思,美国再也不能无动于衷——欧洲 由于这个危险,美国资本家阶级 必须进行马歇尔计划,目的是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水火。
而且,西方进行思想清洗也是非常积极的,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思想清洗最典型的体现在美国法西斯主义的“麦卡锡清洗”和德国法西斯主义对共产党进行的大屠杀 中。 由于西方雇佣制度提供的特殊便利,麦卡锡清洗虽然表面上不如德国纳粹血腥,但在思想清洗效果上更成功、彻底。 1970年,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学生,想找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对萨缪尔森和对方进行理论分析,但找不到身体,最终带有乔姆斯基(语言哲学家,)/h/)左翼倾向
3、苏联作为冷战对手的颦蹙是无知的
名义上苏联是冷战的另一边,但苏联找不到正确的应对方法和应对尺度,被动地沿着西方设定的轨道,卷入了未知的军备竞赛。 苏联热衷于稳定东欧边境这一既无实质威胁又无实质威胁的既得权益,热衷于获得毫无实质意义的西方做法理论承认,热衷于在防御态势下进行进攻性军事部署,参加短(/h/)长时间打击的常规和核军备竞赛,
冷战的关键实际上在于精英阶层的方向。 因为精英阶层喜欢实现特色地位,总体上支持精英主义制度。 美国的艾奇逊于1949年将中国和平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民主的个人主义者”身上。 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路易斯·安娜·斯特龙时,在美国占领中间地带之前不能谈进攻苏联的事,提出 发动冷战的目的首先是攻击美国人民,1953年的美国麦卡锡运动成为毛泽东预言的绝妙脚注 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与当时西方精英阶层对普遍 精英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相比,冷战发起者、著名的白人民兵丘吉尔、杜鲁门更确定了这些,宣传“全国民党”。 苏联解体和冷战的失败实际上早在赫鲁晓夫时代就开始了,可以追溯到斯大林的“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但最后只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 钦之手大成。
西方声称冷战以苏联的失败告终并非偶然,而是西方“防备突发事件者获胜”的结果。 苏联的错误,也在于单纯地重视武备而错误地放弃了对思想资源的利用,但西方 最后胜利的取得,是对第三世界精英主义者的追随,和对苏东精英人民利益的背叛。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客观上也有利于西方冷战目标的实现,不仅加强了西方的垄断地位,恶化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条件,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边缘化地位,而且在中国市场对西方工业 垄断资本不设防的各个方面开放。
4、冷战胜利的象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冷战胜利决策的标志是:
对西方社会内部精英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否定情绪的消失。 这件事的标志是美国里根和英国撒切尔的出现,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走势。 苏东的解体和 转向不过是冷战战果的扩大,是精英主义制度配合当地精英的努力,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地盘卷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中。
冷战胜利的关键在于,精英阶层总体上忠于精英主义,无论是第三世界还是第一世界,以及以前对立的集团内的精英主义者,建立精英主义制度的努力 力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苏东的解体和转向,既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魅力竞争,也不是经济效率的竞争,而是精英主义者热衷于建立精英优先的社会制度。
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萧条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经济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也不是没有应对之道,但资本家阶层之所以想把资本主义制度从水火不容的关系中拯救出来,是因为害怕将世界拖入世界大战的苏联顶尖精英, 由一家美国机构主办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9%的普通民众希望苏联制度资本主义化,相反,76%的苏联权力阶层和知识精英赞同资本主义驱使的“休克疗法”。
经过冷战时期的长期努力,西方知识精英与政权的结合过程也完成了,冷战结束了。 而且,西方知识精英完全忘记了当初对大战的反省,焦急地等待着 “历史的终结”。 战后,西方知识精英基于人类的良知,对大战进行了反思和对西方根本制度的怀疑,今天,西方用典型的麦卡锡口吻称其为“苏联同情者”。
由于苏东解体和转向,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垄断资本全球领土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西方的对外目标也实现了。 并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西方可以在 技术垄断的基础上空取得前世界市场垄断地位,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基础,从战前的“剪刀”迅速走向垄断价格对竞争性价格的南北贸易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实现了空前的富裕和发达。 整个世界的社会思潮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像19世纪末期一样,再次出现了世界性的右转。 在19世纪末期世 界性思潮右转的过程中,恩格斯的关门弟子考茨基和伯恩斯坦成为了现代修正主义的鼻祖。
二、冷战时代向后冷战时代的转变
一、冷战向后冷战转变的资源因素和技术因素
建立以垄断价格对抗竞价的国际贸易秩序,除了西方世界的主导外,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把现代化作为国家不可动摇的努力目标,实际上是这个过程顺利完成的另一个首要原因。 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的初期,必须从自身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入手,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 雷同,形成了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的态势。 另外,由于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贸易规模在空之前扩大,在西方也得到了空前规模的 “高价”产品的出口市场,相应地空前的垄断利润 正是在垄断利润的支持下,西方才能在世界上确立非常优越的资源利用地位,其经济规模完全不受本 国经济资源的限制,成为世界高价格产品供应中心和资源消费中心。
西方以垄断价格主导了世界资源的大部分,但苏联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分到一杯羹。 因此,苏联参加军备竞赛已成为沉重的负担,而西方实现了 的富裕与发达。 因为苏联公司由于设立目标和经营方法,无法从世界市场上获取足够的垄断利润。 这从老大哥对中国的真诚技术援助中可以明显看出。 相反,欧美企业建立了 遍布全球的垄断优势进口关系,并通过国际市场体系集中利用全球资源对抗苏联集团。
随着冷战的发展,全世界的资源被动员起来,在第三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大幅上升。 美国为了避免自身孤立,通过维持和拉拢同盟国 马歇尔计划等],富裕阶层迅速扩大,这一切都大大恶化了世界人民对自然的关系。 今天的富裕和发达即使限于现在的小范围,也是相[/h]
而且,由于二战后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有可能不再依赖劳动者的剥削,被认为难以自动化的棉花采摘、牛奶榨取等作业过程现在也实现了 自动化。 这是因为在维持富裕生活方面,紧迫的问题除了加强剥削外,减少对有限的地球资源共享的人口数量已成为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富人和穷人的和平共 中受到了严重的质疑,这就是美国策士的
理论上说,减少富人比减少穷人更有效,但富人现在是美国的盟友,被过去时代建立的敌对关系国称为第三世界国家,惯性迅速发展的结果是,被包装成了 前的意识形态敌人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工业产品产量也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中国人均平均能源 费用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力量和决心 中国 在20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已经大幅改变了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求关系,促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在世界市场上急剧下降。 下一步, 可能性极高的快速发展趋势是,逐步突破西方的技术垄断,削减建立在西方技术垄断和公司规模基础上的全球垄断地位。 这是因为中国是威胁西方资源分配地位的国家
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西方垄断价格优势集团没有可能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 目前,西方七个国家的人口没有达到7亿,经济合作快速增长组织的29个成员国的总人口也 仅占世界人口的1/5,垄断价格集团的受益人口与被垄断价格剥削的受害人口的比率为1:4。 虽然第三世界各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在下降,但这种剥削的成果依然明显。 中国庞大的人口一旦加入这个特殊的群体,受益人口与受害人口之比将迅速下降到不到1:2,以垄断价格能够实现的好处非常有限,没有 的意义。 所以梦想着中国富裕发达,梦想着中国在知识经济上突破,在世界市场上赚取所谓的“高附加值”(实质上是垄断利润),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幻想。 与和平竞争(/h )技术进步竞争将带来中国的现代化,改变中国在世界资源分配上的不利地位,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美国称中国为最大的敌人(或战术同行竞争对手,实质上是)/h ) ),这是采用武力中断中国的快速发展过程,防止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美国垄断利益的公司地位,美国在世界资源分配上的特点
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无法改变,富裕发达的生活不仅不想改变,反而成为一种费用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优越的制度和自由(即欲望不受自主抑制)/h/) )的特征,还不想完全逆转,唉 其中美国尤为突出,绝对拒绝为了环境和子孙后代牺牲自己的富裕和发达,拒绝减少自己最初应该承担的义务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量,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因为可以预见,所有发达国家最后一定会成为美国的敌人。 “民主国家之间没有爆发战争”的倾向 的势头已经不长了。 这个局面只是幻想。 战后,在美国共同的敌人消失之前,同盟国还需要的时候的幻想是,第一步的战术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第二 的目标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
2、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和世界人民关系急剧恶化
世界人口在1800年前后达到10亿,近300万年,第二个10亿达到1930年,需要130年,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 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 人口迅速增加,没有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别是工业所最重要的依赖 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同步增加,由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口急剧增加,人均资源消耗量持续增加。 能源消费的增加尤其与城市生活人口 的增加呈高度正相关。 今天,世界经济依赖的能源有97.5%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不可再生资源的加工获得的。
世界钢铁产量1950年突破1亿1950万吨,1968年突破5亿吨,1972年突破6亿吨,1974年突破7亿吨。 目前钢铁产量处于稳定状态,徘徊在 7.0~7.5亿吨之间。 现代费用主义的标志产品私家车,现在每年约销售3500万辆,其中美国约1500万辆,西欧约1360万辆。 目前全球汽车拥有量为 每1000人中92辆,美国400辆,西欧368辆,日本383辆,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中国和印度平均每千人中5辆。
以能源消费为例,世界能源消费量(按标准煤换算)为1850年~195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8年超过100亿吨。 人均能源 源消费量从1850年的不到100公斤增加到1950年的1000公斤,1995年人均达到2055公斤,1995年美国人均11312公斤, 中国的 当然不能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口相对于地球绝对过剩,达到了什么增长的极限。 但是,富人拒绝和穷人一起过几乎平等的生活水 ,他们必须在技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上生活。 因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显然不能支持这样的愿望。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数量很少,但总能耗约占世界总量的1/9,中国钢铁产量占1/7强,从这里也可以大致知道为什么中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敌人。
精英主义从守势转为攻势是冷战结束和后冷战时代开始的意志决定性的象征
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哈耶克在与波兰兰格的社会主义大论战中,以其特有的右翼观点在西方学术界臭名昭著的1974年,此人被授予诺贝尔经济 学奖,他自己也高兴地流泪,恢复了名誉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个人被中国精英主义者称为“二十世纪先知”,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始祖。
战后,作为西方精英阶层深刻自我反省的结果,也是对平民力量妥协的结果的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英美精英主义者批判为“英国病”。 切尔西和里根的出现,是西方右翼势力在政治上取得势力最明显的标志。 西方精英阶层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完全忘记了对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反思已成为 的果实,拒绝与弱势群体的好处协调,全力推进丛林法则成为了西方精英的“永恒好处”。
1989年,美国国务院不知名官员福山抛出的《历史最终结论》,迅速被英美媒体包装成了新自由主义的经典,也是人类文明的经典。 中国的精英主义者,也就是自我标榜的所谓“自由主义者”在这个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20世纪90年代,美国所谓的战术家极为活跃,对美国国家战术的确立起到了很大的总结和推动作用。 其中,勃列津斯基的《大局面》可以看作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宣言 书,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历史的重建》是美国单边主义的总路线。 美国的敌人是谁? 向敌人寻求什么样的胜利效果呢? 有可以调和的余地吗? 美国在 打败敌人的过程中采取的风险如何? 如何防范美国面临的风险? 。
列宁说:“垄断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但确实,按照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西方精英主义制度确实已经层出不穷。 这座山穷这一点已经被无法缓和的深刻的人类矛盾所表明。 目前,精英主义制度和生活习惯现在面临的是自然的硬性约束。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明纷争叫嚣着,已经是西方种族主义者准备人口消灭战争的前奏,中国人尤其不能轻视这一点。
4、西方的核心优势是富裕和发达
西方的富裕与发达是西方新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国家的优势,这一优势的实现基于西方的技术垄断地位和西方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产品实现。 要维持这一优势,需要根据“/h/”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促进西方跨国公司垄断地位的上升,促进对垄断地位有消除作用的国家权力的自我限制。 二是防止关键技术转移,依靠西方金融力量 加强垄断资本的竞争地位,促进第三世界各国公司的解体、破产、收购。
美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获得垄断性利益是资源进口的基础,资源利用规模巨大是美国富裕和发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富裕和发达是每个美国人的根本优势 。 这也是美国在丛林法则中依然能够维持社会整合的基础,所谓的“大派理论”是低层次的“物质财富充分涌入”,这显然是美国精英主 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 美国精英阶层和民众基于以上共识,形成共同的种族主义(爱国主义)感情,经久不衰。 其唯一的奥秘就在这里。 美国 成为美国的要害,是优势输入、种族歧视、财富丰富的三位一体。 在物质匮乏的美国,请验证一下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 加油站为了争夺多少加仑的汽油而发生了枪击事件。
这次美国“受到战争的袭击”(布什对权威的定义)后,美国政治家和媒体精英露骨的表演,以及民意调查中出现的美国深厚的种族主义情绪,都非常令人震惊。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被美国当作敌人妖魔化多年之后,对美国民间这种深刻的种族歧视的爱情,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和心得。 种族主义是美国社会无可救药的恶性肿瘤,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主要维持力量之一,是因为如果没有种族主义的黏附和作用,美国将陷入解体的危险。 当然,种族主义并不是发生在空上,而是以垄断利润和利润 的输入为前提,其结果是,代表美国向全世界征税。 美国在世界资源分配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能够实现别人无法达到的富裕。
5、实现富裕与发达是基于资源分配上的特征地位 西方的富裕与发达是基于地球资源分配上的特征地位,这一特征地位是基于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但第三世界在国际市场上以竞争价格销售生产 品,会引发动荡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的富裕和发达才得以维持。 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所说,“发达以不发达为基础,少数人 富裕是以多数人贫困为条件的”。 现代化在资源的制约下,永远只是一部分人的价值,缺乏向全人类普及的物质基础,也是第三世界国家精英主义者能够实现的梦想,这个 个梦想以破坏第三世界大多数人口的基本生存条件为前提。
美国绝不是“多极世界”的捍卫者,也不是“一超多强”的捍卫者,美国所需要的地位完全是彻底的主导地位。 在世界资源短缺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美国追求“/h/”的是不受节制和协商的资源分配权,而不是其在当前资源占有和利用中的特征地位。 这才是单边主义的本质和核心。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剥削穷人不再是富人的富裕条件,富人和穷人“两极分化”和平共处的必要性正在消失,这才是美国追求的,这才是文明冲突的内在逻辑
6、资源分配的特征地位基础在于垄断利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开始放松对公司的反垄断限制,允许公司收购和重组,扩大跨国公司单一公司的规模,强化了西方大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
利润垄断是美国和西方新全球优势的核心,西方特别是美国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为第一阵地,向第三世界国家反复推销“小政 府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三世界国家接受自我约束 清除最后对跨国公司的管制力度,使跨国公司可以自由地发挥其垄断特征,[应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行为都符合西方的战术利益。 西方,特别是美国在这个谈判过程中留下了很多 的困难,但关键是西方完全利用这个过程来榨取越来越多的利益和让步。
三、冷战和后冷战时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两根支柱
现代化和民主是西方冷战和后冷战意识形态的两根支柱,是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精英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因素,是将第三世界国家引入精英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当今 的现实基础。 因为现代化和民主主义可以实现政治和经济好处中的“精英优先”,改善精英们的社会经济地位。 民主主义是通过全民投票追认精英主义制度,确认精英 分赃的政权和政策,实现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上的“精英优先”。 中国主流知识精英将现代化和民主定位为社会快速发展目标,宣布为所谓的“人类普遍价值(/h/)”,但其实现代化和民主都是隐含“精英优先”的精英主义预设角度。
现代化观念的核心和魅力在于肯定人们的欲望应该在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上得到满足的正当性。 现代化观念本身是“感觉第一”的消费主义和追求“老子天 下第一”的精英主义的肯定前提,这个前提符合人们最原始的欲望,是人与自然是否应该和谐的问题,特别是特征阶层。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不是科学而是价值,是基于无需证据和说明的人类欲望和本能的价值,从世界范围内人际关系的 张的现实出发,是基于精英优先的少数人类价值。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除非人们能够突破“物质不灭”和“能量平衡”的规律,否则不可能用有限的地球资源来支持所有人口的现代化,因此富裕和发达就没有普遍的意义。 现代技术越进步,人们在技术的帮助下可达到的生活水平越高,每单位个体所需的不可再生资源越多,有限的地球资源所能支持的富裕人口 越少,现代化所能覆盖的人口范围必须进一步缩小。
不可能所有的民主主义都是“代议制民主主义”,代议制民主主义的民意代表不是普通劳动者和农民,而是各行业的精英们。 代议制民主主义的唯一目的是“投票表决”基于 精英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各种施政战略,要求广大民众选择什么样的不同好处集团的精英主义执政集团,就像毛泽东一样,根据票数的特点进行选择
本文:《“老田:后冷战时代”》
免责声明:星空分类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