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凭一己之力办名校,死前却被拒参加校庆”
以前的少年现在已经很坚强了,百年南开不能忘记张伯苓。
|作者:阿晔咖喱
昨晚,一场声势浩大的告白行动在全世界上演。
纳斯达克、新加坡滨海湾、上海外滩、广州小蛮腰、北京奥体公园、西藏布达拉宫广场、海口滨海大道、成都宽窄巷子、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 … 到处的大屏幕上写满了对她的爱。
纽约市
上海
香港
她是10月17日迎来一百周年的南开大学。
据校友介绍,这是一贯宁静南开几年来为数不多的高调时刻。
一个世纪前,硝烟炮火,乱世沉浮,南开为救国而生,越来越难。 其背后,南开之父张伯苓饱尝风霜,却没有为自己而活,几乎凭一己之力创造了闻名海外的教育奇迹。
以前的少年现在已经很坚强了,百年南开不能忘记张伯苓。
就像那一年,在南开中学教语文的老舍和南开的学生曹禺曾为他写了一首庆祝诗。
如果知道有中国,就知道有南开。
这不是吹,也不是吹,
是真的。 世界上谁也不知道。
南开有张校长吗? !
弃戎从教
1891年,15岁的张伯苓进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专业是航海驾驶。 四年后,他以最好的成绩毕业了。
本来,北洋水师学堂的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前一年在北洋舰队的船上先实习一年。 但是,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海军几乎全军复没,北洋学堂的学生们找不到可以用来实习的船。
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张伯苓也要在家闲逛一年多,直到1896年才等到通济圈。
穿着清军军服的张伯苓
乘船实习后,张伯苓发现整个清朝海军弥漫着沮丧的气息。 当听到退伍军人们谈论黄海战争的屈辱时,张伯苓觉得自己胸中悲愤难平,快要哭了。
而且,真正刺痛心田,让他做出改变人生方向的决定,是两年后的事了。
1898年7月,英国从日本获得威海卫,要求清政府签订《中英预约租赁威海卫特别合同》。 张伯苓所属的通济轮将清廷官员送往威海卫完成交接仪式。 交接仪式上,他目睹了日本太阳旗降下,清朝黄龙旗升起,但很快黄龙旗降下,变成了英国人的米旗。
这两天,中国旗帜三易的奇辱让张伯苓明白,海军救不了中国,要在现代世界求得生存,必须有坚强的国民。 要培养健全的国民,就要创办新学校,培养新一代,我决定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
那一年,他脱下军装成为了教书匠。
6年后,张伯苓创办了南开中学。 但是,他想做的不仅仅是这些。 他的梦想是建立一流的大学。
1917年,他决定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留学学习。 你必须自己先学好。 那年,张伯苓已经41岁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的张伯苓
回国后,他开始到处募捐,被称为化缘和尚。 办私立大学最缺的是钱,为了钱,他甚至会去低一点军阀的头,但他认为这并不丢人。 我不是乞丐,是为兴学而做的,我不觉得丢脸。
在他的努力下,1919年,南开大学宣告正式成立。
燃志之师
张伯苓经常说:“我们在南方开始教育是一民主义,是拯救中华民族。”
1931年,满洲事变爆发时,张伯苓立即召开师生大会,发表题为“东北的事和我人应有的态度”的演讲。
在演说中,他慷慨地做了如下陈述。 中国的前途比日本有为。 我不应该害怕日本人,看到国民万事求己,也不应该依赖别人来帮助。 他要求南开学生牢记这次国耻,将其视为一生言行的本愿,抱着永恒的志向不忘,至死不渝。
南开随后组织了以张伯苓为主席的国难急救会,在校园里挂了对联。 不要气馁,不要因循守旧,多难能兴邦; 冷静,耐心,立志一定会失去土地。
1934年,在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开幕式上,主席台正对面看着舞台的900名南开学生各自手里拿着小旗,哨子响起,900人头上出现了四个不忘国耻的大字。 千万观众先是目瞪口呆,一声不响,接着是暴风雨般的掌声。 掌声不绝,哨子又响起,又变成了夺回失去的土地的四个大字。 那时,群众狂热地大叫。
会场上,出席开幕式的日寇驻华北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坐立不安。 他气势汹汹地退席抗议张伯苓,但被张伯苓拒绝说:“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爱国活动是学生们的自由,无权干涉外国人。”
随后,日本驻华大使馆又向国民政府外务省提出抗议,抗议结果南京政府强迫张伯苓拘留学生。
张伯苓为了应对上级的指示,找来学生领导训诫了三句话
一句话是“我讨厌你们!
第二句话是“我讨厌你们!
第三句话是“接下来就那么讨厌了! 要更巧妙地讨厌它!
张伯苓氏
1935年,日寇魔掌伸向华北,天津指挥部和兵营设在南开大学、南开中学之间的海光寺。
在这一年的入学典礼上,张伯苓向全校师生问了三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全场的共鸣,燃起了爱国的斗志。
张问:你是中国人吗?
教师和学生:是的!
张再问:你爱中国吗?
师生重新回答:爱!
张又说:“中国好吗?
师生:我很乐意!
南开教师和学生越爱国,日寇对南开越恨之入骨。
1937年7月28日,日寇占领了天津。 29日凌晨,日军炮击南开大学校园。 30日下午,满载日军100多人骑兵和煤油的几辆汽车闯入校园,到处放火。
中枪的南开大学思源堂
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化为焦土的中国高等学校,张伯苓苦心经营的半生被毁了,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件。 南开凝聚了我一生的心血,战争开始了,难以保全。 不能遵守就不保证,绝对不能向日本人屈服! 打破南开后还能重建。 国家灭亡了,还谈什么教育?
面对南开的废墟,他受挫弥坚。 被破坏者是南开的物质,但南开的精神将因这次挫折而越发振奋。
但是挫折并没有结束。 南开被摧毁仅两周后,61岁的张伯苓再次遭受沉重打击,4个儿子张锡祜驾驶轰炸机,江西吉安奉命在南京抗日前线作战,途中因飞机失事殉国,享年26岁。
他看完电报,递给三儿子张锡祚“看,老四殉国”。 又沉默了一会儿,“看,你要告诉你妈吗? 为了不让她太伤心,我不用了。
他的脸潮红,潮红,眼睛湿润,但他极力抑制着,不让眼泪一滴也没有。 然后,慢慢地说:“我早就向国家承诺过他。 我早就在意今天的事了,很遗憾他没能为国家做出很大的功绩。”
体育校长
张伯苓的教育理念是,在南开大学的教育培训中承认公正能力,日新月异。
允许他南开的学生公开,就是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才能,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为社会服务。 日新月异要求南开学生打破保守,积极进取,不断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
在他的推动下,被树立在象征女性教育崛起的南开女性中。 1928年,他又兴致勃勃地设立了小学部,创办了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 在他的努力下,完善的南开教育体系正式形成。
除了在中国教育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他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快速发展。
从南开学校创立之日起,张伯苓就将体育思想深入学校的教育实践,认为死读书是可憎的,强国首先种下强种,强种首先强种。
20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中学的学生不过一千多人,整个学校有15个篮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3个器械场、2个跑道400米的标准操场? 各种体育轻重器械齐全,有时从美国购买最新式的背力器、手球、护膝等各种体育用品。
无论是南开中学还是南开大学,张伯苓都规定学校必须保证每周上三个小时的体育课。 无论男女,体育课数不满或考试不及格的都不能毕业。
现在的南开大学体育中心
1908年,在英国伦敦参加第四届奥运会后,张伯苓深受感动,回国后在学校传播了奥林匹克理念。
也就是这一年,有几个南开的学生在《天津青年》中写道:“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中国什么时候能派出运动队参加奥运会? 中国什么时候能自己举办奥运会? 这就是有名的奥运会三问。
此后,在张学良和张伯苓等人的支持下,短跑选手刘长春于1932年前往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会第一人。
刘长春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伯苓在中华全国体育合作会的会议上提出,中国可以申办1952年的第15届奥运会。
因此,中国历史上首次申办奥运会的是张伯苓。
政治漩涡
张伯苓一生的心血都集中在教育上,试图摆脱政治的束缚,但也曾被卷入时代的漩涡。
1949年政权更迭之际,与张伯苓有深交的蒋介石亲自登门,说服他跟着自己去台湾,张伯苓淡淡地拒绝说:“你爱我。” 张伯苓太太也说:“蒋先生,他老了,身体也不好。 我离不开南开学校和学生们,也离不开三个儿子。 他们在北平,天津。 他不能去台湾,也不能去美国… …
蒋介石看到张伯苓夫妇态度坚决,只能茫然地站起来道别。
晚年的张伯苓夫妇
后来和张伯苓的孙女张媛在一起,这里面有张伯苓觉得自己老了,想落叶归根的原因,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给张伯苓带来了“老同学飞了老校长也不动”的留言。
飞是周恩来的笔名。 周恩来是南开大学第一届文科学生,与张伯苓的师生友谊长达数十年。
1916年,在周恩来(前排左一)南开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南开中学)上学的时候,和同学拍了照片。
为此,张伯苓呆了下来。
但是,1948年国民党行宪国大后,就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长的经历,成为张伯苓在新时期的政治污点。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他作为教育家的身份被忽视了,但他作为国民党高官的身份被扩大了。
1950年4月,张伯苓从重庆回到南京,受到周恩来的热烈欢迎。 当被问到北上回天津有什么困难时,张伯苓长子张希陆说,校长怕有人回天津不理解。 周恩来答:我写信给天津市政府,证明我是来接校长的。
张伯苓家族照片
1950年10月17日是南开校庆日,第一天晚上,南开中学的一位老师来到大理道37号,与和张伯苓同居的三男张锡祚进行了谈话,大意是校长不要参加校庆。
17日,世界上下了蒙蒙细雨。 张伯苓准备穿雨衣去学校庆应节。 张锡祚劝他说:“外面下雨,爸爸不要去。” 张伯苓听了,马上脱下雨衣说:“是的,既然下雨了,暂时不要去。
1951年2月23日,经历了两次中风的张伯苓在天津去世。 这个时候,他开始南开已经32年了。
第二天,他的学生周恩来以个人名义去大理道37号吊唁。 四天后,他的朋友蒋介石在台北得到消息,在日记中写道“哀悼疼痛”。
年,天津举行了纪念张伯苓诞辰140周年的活动。
张伯苓的一生,可以说无愧于心。 他在东北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讲中发出过刺耳的吼声:中国不亡我在。
是的,有他。 中国没有死。 教育没有死。 他为中国而活,为教育而活。
1900年,梁启超写了《少年中国说》。 其中之一就是国家强大至今仍在口口相传少年强大。 但是,真正实践这句话,进而献出自己一生热血和生命的,是张伯苓。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